族群边界的消融与族群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过程——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为例
发布时间:2023-02-23 19:21
人类学解释族群边界的理论之一叫“茶叶袋理论”,认为族群及其成员就像茶叶袋里面的茶叶,而族群的文化就像茶叶袋泡入水中之后流出茶叶袋的茶水。茶叶袋是族群的边界,族群文化可以穿过族群边界相互渗透和消融。四川甘洛县彝族亚族群边界,从文化上看,可以从方言土语、服饰、节日等文化元素加以界定。由于亚族群的交融交往、文化的交流以及国家政策的介入,使甘洛县亚族群边界越来越模糊,也即三个土语群的文化逐渐同质化,族群共同体意识逐渐形成。本文通过文化变迁和族群边界消融,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过程提供个案支持。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文化差异与亚族群边界的维持
(一)服饰文化与传统族群边界(2)
1. 圣乍风格
2. 田坝风格
3. 义诺风格
(二)节日文化与亚族群边界
1. 火把节与亚族群边界
2. 彝族年、汉族年(春节)与亚族群边界
三、文化变迁与亚族群边界的消融
(一)服饰文化的变迁
(二)节日文化的变迁
1. 政府与国家在场对民族文化变迁的影响
2. 学术团体对彝族文化变迁的影响
(1)甘洛县彝族圣山吉日坡的祭祀活动
(2)甘洛县鬼山德布罗莫研究
3. 外部环境对彝族文化变迁的影响
四、总结
本文编号:3748596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文化差异与亚族群边界的维持
(一)服饰文化与传统族群边界(2)
1. 圣乍风格
2. 田坝风格
3. 义诺风格
(二)节日文化与亚族群边界
1. 火把节与亚族群边界
2. 彝族年、汉族年(春节)与亚族群边界
三、文化变迁与亚族群边界的消融
(一)服饰文化的变迁
(二)节日文化的变迁
1. 政府与国家在场对民族文化变迁的影响
2. 学术团体对彝族文化变迁的影响
(1)甘洛县彝族圣山吉日坡的祭祀活动
(2)甘洛县鬼山德布罗莫研究
3. 外部环境对彝族文化变迁的影响
四、总结
本文编号:37485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74859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