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学术救国:民国时期民族学本土化的取向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3-03-03 10:30
  强调知识服务国家建设,通过学术救国,这在民国时期民族学家的知识生产中根深蒂固,是民族学本土化的重要特征,在学科属性定位、学术范式出现及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均有体现。民国时期民族学本土化应用性格的生成,有文化传统等结构性外因,也有民族国家建构的场景性影响,是多重因素作用下学者的一种应变之道。学术的应用性要求民族学首先是一门科学,它以探寻社会规律为目标,通过呈现社会事实求得问题解决之道。民国时期的民族学家大力宣扬民族学的科学属性,在科学化转型过程中,民族学讲求阐释和意义的人文属性及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属性一定程度上受到压抑,持续影响着中国民族学发展,亦成为今天民族学中国学派构建面临的重要问题。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知识分子的救国情怀:应用性格的学科表现
二、知识生产的外在决定性:应用性格生成的四重逻辑
三、探求知识的确定性与规律性:民族学的科学取向
四、结语



本文编号:37526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7526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9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