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山地农业多业态经营的生态人类学探讨——以贵州麻山苗族和黄冈侗族传统复合农耕生计方式为例

发布时间:2023-03-18 18:25
  贵州因具有典型的山地自然生态差异性特征,赋予了特有的资源多样性禀赋。生活在山区的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不断与所依存的生态环境调适,形成了农、林、牧、渔复合农耕多业态经营的弹性生计模式和与之相契合的民族文化,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演进的生态文化共同体。它是贵州山地民族宝贵的生存智慧与农业文化遗产,是当代人们维护所处生态稳态延续的最佳手段和持续生存发展的基本法则。然而,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贵州山地农业和民族传统农耕文化受到了严峻的冲击与挑战,表现为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生产发展滞后于此。论文认为,必须重新认识山地农业多业态复合经营这一特点,借助山地民族独具特色并与当地自然环境条件相适应的农耕文化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创新出适合贵州山地现代高效农业发展之路。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山地农业的生态文化特性:复杂性与多样性并存
二、弹性生计策略:山地农业的多业态经营
三、麻山苗族和黄冈侗族复合农耕生计特点
    (一)麻山苗族复合农耕生计特点
        1. 利用与维护相互调协的游耕生计方式。
        2. 放养与人工辅助的畜牧生计方式。
        3. 适度获取的采集狩猎生计方式。
    (二)侗族复合山地农林生产的特点
        1. 稻-鱼-鸭综合利用的立体种养生计方式。
        2. 林粮兼营的耕作生计方式。
        3. 砍-补互换的林营生计。
四、结语



本文编号:37636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7636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4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