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中华民族形象的图像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7 00:44
  中华民族形象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和多维性等特征。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兴起,图像逐渐占据社会表达的核心地位,对中华民族形象的传播也提出了新要求。文章以符号学理论为研究视角,分析了中华民族形象的主客观范畴,认为中华民族形象主要包括形象主体、媒介形象和公众形象。形象具有图像化表征,图像是媒介,它是形象得以呈现的中介。中华民族形象图像传播主要有三种机制:凝缩机制下的意义聚合、神话言说方式下的含蓄意指以及构建和转喻机制下的整体形象传播。中华民族形象的图像传播实际上是一个符号化和符号认同的过程,也是一个多元符号系统的互动过程。中华民族形象是传播主体在协商和对话中产生的象征性意义。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中华民族形象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一)中华民族形象的内涵
    (二)中华民族的形象的构成要素
        1. 形象主体
        2. 媒介形象
        3. 公众形象
二、图像传播形象的优势及其功能
    (一)图像具有直观性、可感性和在场性
    (二)图像具有形成群体认同的功能
    (三)图像具有动员的功能
三、中华民族形象的图像传播机制
    (一)凝缩机制下的意义聚合
    (二)神话言说方式下的含蓄意指构建
    (三)转喻机制下的整体形象传播
结语



本文编号:37720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7720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5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