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小凉山沙村彝族粪塘的社会生命研究

发布时间:2024-01-26 22:36
  本文以云南小凉山彝族粪塘为研究对象,以物的社会生命为分析理论,试图呈现出粪塘成为彝族社会成员并参与当地日常生活的整个过程。粪塘作为传统肥料生产的空间长期存在于农业社会之中,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事物。在以往的研究中,在科学主义的视角下,粪塘常被视为客观独立的物体用以分析其存在的合理性及价值意义,而这恰巧忽略了粪塘作为主体与他者之间的动态联系。在云南小凉山彝族社会中,粪塘与家庭中、社会中的人和事物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这众多的联系中,粪塘的“人”观得以呈现。粪塘不仅作为家庭成员的一份子联络着庭院中的一切,更重要的是粪塘作为社会成员的一份子参与了彝族众多的节庆空间。本文的研究重点是粪塘社会生命的呈现。首先,彝族庭院式的家庭观为粪塘成为家庭中拥有生命的成员提供了文化基础。其次,粪塘的生育死与庄稼的死育生存在一个辩证交替的过程。庄稼丰收,秸秆入粪塘,粪塘新生开始;冬季育肥,土地修养,粪塘走向成熟;肥料入地,春耕伊始,粪塘迈向死亡。这种辩证的逻辑使得粪塘与庄稼的生命历程在自然时间中得以交替呈现。彝族多鬼神信仰,拥有大量的仪式。粪塘作为仪式的组成部分参与到彝族节律仪式之中,而节律仪式依附于更大的...

【文章页数】:12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图1.1论文框架“人形”成像图

图1.1论文框架“人形”成像图


图2.1彝族庭院分布图

图2.1彝族庭院分布图


图九松针堆10

图九松针堆10


图十虎日仪式纪念石104

图十虎日仪式纪念石104



本文编号:38858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8858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3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