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司格林及其中国俗文学和民族心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6 11:30

  本文关键词:司格林及其中国俗文学和民族心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斯别什涅夫,汉名司格林,1931年8月13日生于北京,2011年6月14日卒于圣彼得堡,一生传奇,孜孜不倦,在中俄两国之间架起了一座特殊的友谊之桥。 司格林是当代俄罗斯著名的汉学家和语言学家,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教授,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的同传翻译,也是世界汉语教学学会执行委员、欧洲汉学家学会成员、全俄汉学家学会理事和圣彼得堡俄中友好协会主席。他从汉语语音学起步,在中国的说唱文学和民族心理领域集于大成,一生所著学术论文150余篇(部),撰写了《汉语入门》、《中国俗文学——说唱体裁》、《中国人:民族心理特征》等专著,翻译了《老舍幽默小品集》、《俗世奇人》、《吾国与吾民》、《我的前半生》、《永远有多远》等文学经典。尽管司格林在俄罗斯乃至世界汉学界占有重要地位,但目前在国内尚无人专门系统地研究过他的学术成就,他的一些优秀著作还未被中国读者所知。 本文分为三个章节:司格林其人其事、中国俗文学研究和中国人的民族心理研究,从司格林的生平和著作入手,分析了他的研究成果,总结了他的研究贡献,并和同领域的汉学家作对比,评价了他的研究特点。力求通过对其学术思想和著作的研究,帮助我们从外民族的视角反观、认识自己,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方法,为进一步认识中国民俗文化提供材料,为中俄文化的深入交流提供经验。
【关键词】:俄罗斯 汉学家 司格林 中国俗文学 民族心理
【学位授予单位】:南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55;I206
【目录】:
  • 摘要5-6
  • Pe3ioMe6-10
  • 绪论10-13
  • 第一章 司格林其人其事13-25
  • 第一节 北京,“我”童年的故乡13-18
  • 1.1.1 父辈渊源13-14
  • 1.1.2 在中国受教育14-15
  • 1.1.3 《北京,我童年的故乡》15-18
  • 第二节 教学活动18-19
  • 第三节 主要社会活动19-22
  • 1.3.1 同传笔记19-21
  • 1.3.2 与中国名人的交往21
  • 1.3.3 中俄政治文化交流21-22
  • 第四节 学术成果综述22-25
  • 第二章 中国俗文学研究25-35
  • 第一节 俗文学的定义及国外汉学界的研究现状26-28
  • 第二节 《中国俗文学》的主要内容28-32
  • 第三节 学术特点及价值32-35
  • 第三章 中国人的民族心理研究35-51
  •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35-38
  • 第二节 《中国人:民族心理特征》的主要内容38-47
  • 3.2.1 中国人民族心理的形成基础——理想人格“内圣外王”39-40
  • 3.2.2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形象思维40-42
  • 3.2.3 人际关系——权力,面子,人情42-43
  • 3.2.4 家庭生活——子女教育,婚姻,性生活43-45
  • 3.2.5 审美45-46
  • 3.2.6 中国式幽默46-47
  • 第三节 学术特点及意义47-51
  • 3.3.1 学术特点47-49
  • 3.3.2 汉学意义49-51
  • 结语51-53
  • 附录:司格林主要著作列表53-58
  • 参考文献58-60
  • 致谢60-61
  • 个人简历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远;于陶;;司格林:名符其实的“北京通”[J];国际人才交流;2007年02期

2 李逸津;;俄罗斯中国俗文学研究述略[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姜昆;;司格林先生我还等着您给我捧哏呢——怀念中国曲艺的老朋友司格林[J];曲艺;2011年09期


  本文关键词:司格林及其中国俗文学和民族心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67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967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a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