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贵州省施秉县苗族刻道文化传承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11 17:10
  苗族刻道文化广泛存在于贵州省黔东南州施秉、黄平、镇远等地,在安顺、毕节、黔西南等地也有零星传播。它以苗族刻木记事为形式和苗族开亲古歌为内容,记录了苗族地区母系氏族社会婚姻家庭文化,反映了苗族地区历史上的经济、文化、社会等风貌,是研究苗族婚姻文化习俗的重要活态资料。2006年,施秉苗族“刻道”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后,“刻道”也从传统苗族民间文化向地方文化符号转型,苗族“刻道”作为施秉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其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也逐渐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自申遗成功以来,施秉县通过各种方式的传承和宣传为刻道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刻道文化的传承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实际的传承中仍面临一定的困难和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以施秉县苗族刻道文化的传承为对象,探讨刻道文化当下的现状及内容,并就传承的方式进行分析,总结刻道文化传承的困境,对其传承发展进行思考。在研究中,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对施秉苗族刻道文化传承进行审视:首先,在施秉苗族刻道文化源流及传承环境方面,通过对施秉苗族“刻道”起源口述故事的整理和分析,对施秉苗族历史上的姑舅表婚习俗现象进行分析,认为当地苗族婚礼上的...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选题的现实因素
        (二)选题的研究条件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及理论基础
        (一)研究方法
        (二)理论基础
    四、研究思路
        (一)基本流程
        (二)基本框架
    五、研究重点及难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六、概念界定及研究现状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现状
第一章 施秉苗族刻道文化历史源流与传承环境及传承现状
    一、施秉苗族刻道文化的历史源流
        (一)刻道文化的口述传说
        (二)刻道文化的流变发展
    二、施秉苗族刻道文化传承的环境
        (一)刻道文化传承的自然环境
        (二)刻道文化传承的社会环境
    三、施秉苗族刻道文化传承现状
        (一)民间传承
        (二)官方传承
第二章 施秉苗族刻道文化的传承载体与传承内容
    一、施秉苗族刻道文化的传统传承载体
        (一)歌棒
        (二)歌师
    二、施秉苗族刻道文化的新式传承载体
        (一)绣布
        (二)纸张
        (三)网络
    三、施秉苗族刻道文化的传承内容
        (一)符号记事
        (二)婚俗契约
        (三)社会荣耀
第三章 施秉苗族刻道文化的传承方式与传承意义
    一、施秉苗族刻道文化的传承方式
        (一)家族式传承
        (二)社会性传承
        (三)舞台化传承
        (四)博物馆传承
        (五)生产性传承
    二、施秉苗族刻道文化的传承意义
        (一)历史记忆
        (二)生活写照
        (三)社会教育
        (四)文化资本
第四章 施秉苗族刻道文化传承困境与传承对策
    一、施秉苗族刻道文化传承困境
        (一)传承方式滞后
        (二)传播渠道有限
        (三)研究力量薄弱
        (四)传承机制匮乏
    二、施秉苗族刻道文化的传承对策
        (一)营建文化传承环境
        (二)健全文化传播渠道
        (三)加强文化研究力量
        (四)优化文化传承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科研成果
附录



本文编号:39701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9701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4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