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试论杞县鹿台岗天文遗迹及其族属问题

发布时间:2024-05-21 21:48
  杞县鹿台岗遗址是豫东地区考古发现的一个重要文化遗存,该遗址有3处特殊遗迹,反映出古代祭天神地祇、祀日月星辰等历史文化信息,与商侯相土迁居商丘这一史实当有密切关联。其中,Ⅰ号遗迹作为一种特殊礼仪建筑,或为殷商社坛(亳社)“原型”,对于探讨豫东地区夏商文化、先商“商丘”地望等相关问题,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特殊的标本意义。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图一鹿台岗遗址Ⅱ号遗迹平、剖面图

图一鹿台岗遗址Ⅱ号遗迹平、剖面图

据《报告》介绍,鹿台岗遗址Ⅱ号遗迹(图一)由11个圆坑(圆墩)组成,其中部为一大圆坑,直径约1.48米、深(高)0.40米,10个小圆坑较等距离地环绕在大圆坑周围,形成一个大圆圈……圆坑的建造方法是先挖圆坑,然后往坑内回填纯黄土,层层夯打高出地面,一般有4—5个夯层。整个遗迹不见....


图二大河村三期彩陶天体图案(2)

图二大河村三期彩陶天体图案(2)

从天文历法的角度看,Ⅱ号遗迹确实可以视为十月太阳历的观念写照,是祭祀太阳神的祭坛遗存,这与夏代曾行用十月太阳历(1),也正相一致。至于大小圆墩的环形布局样态,也不难在诸多考古材料中获得支持,如郑州大河村遗址出土的彩陶钵上绘有12个太阳图案(图二),中原具茨山岩画中发现的梅花状环形....


图三具茨山旋落岭Y02平面图

图三具茨山旋落岭Y02平面图

图二大河村三期彩陶天体图案(2)值得注意的是,在偃师二里头遗址Ⅵ区现有发现三处同类型夯土建筑遗迹,杜金鹏先生认为是祭祀天神的场所(天坛)。(3)这一看法与前述学者关于Ⅱ号遗迹性质的认识基本相同。可以认为,Ⅱ号遗迹的形制是古人对太阳视运动的模拟与再现,其功能用途在于祭祀,当如《尚书....


图四鹿台岗遗址Ⅲ号遗迹平、剖面图

图四鹿台岗遗址Ⅲ号遗迹平、剖面图

关于Ⅲ号遗迹的性质,目前未见学界讨论。笔者认为该遗迹可能是祭月遗存,推测其整体形制当如半月之形,或有至少11个小“隔梁”将其分隔为12个区间,与具茨山岩画中发现的双排对称12凹穴符号(图五)有着相同的“象征”意味,均可表示一个朔望月的周期数。图五具茨山大天咀Y01平面图



本文编号:39799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9799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f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