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还是诗学:当代国内宗教民族志的研究与反思
发布时间:2025-02-06 13:11
国际学术界通常将民族志的研究大致分为初创期、多样性发展期和裂变调整期三个阶段。我国国内的宗教民族志的研究与实践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直到改革开放后随着民族学等学科的恢复得以重建,经历了由模仿再到参与国际学术话语的讨论与生产历程,但阈于对这一领域的认知差异导致现阶段国内民族志研究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因此,利用本土的深厚传统与经验开展中国学派的建设将是今后学界努力的方向。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宗教民族志的发展变迁
二、早期中国宗教民族志的开展
三、21世纪以来中国宗教民族志研究的进展
四、实验民族志时代宗教民族志研究的再思考
(一)认识论角度对于“他者”主体的再认识
1. 主体性何在?
2. 科学研究还是诗学创作?
(二)中国传统宗教的主体性与宗教民族志的潜力
1. 中国传统宗教信仰的主体性
2. 后世俗时代对于人类“宗教性”的再认识
(三)海外民族志的可能性
五、当前的任务与挑战
本文编号:4030479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宗教民族志的发展变迁
二、早期中国宗教民族志的开展
三、21世纪以来中国宗教民族志研究的进展
四、实验民族志时代宗教民族志研究的再思考
(一)认识论角度对于“他者”主体的再认识
1. 主体性何在?
2. 科学研究还是诗学创作?
(二)中国传统宗教的主体性与宗教民族志的潜力
1. 中国传统宗教信仰的主体性
2. 后世俗时代对于人类“宗教性”的再认识
(三)海外民族志的可能性
五、当前的任务与挑战
本文编号:40304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4030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