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基于价值链分析的民族文化与生态农业园嵌合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1 23:17

  本文关键词:基于价值链分析的民族文化与生态农业园嵌合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少数民族地区大多经济、技术落后,农业是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就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来说,虽然拥有较多的农业资源,但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传统农业方式难以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发展生态农业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及生态保护的迫切需要。但是少数民族地区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不适合发展大规模的生态农业,农业生产只能采取区域性的、可持续的、适度规模的发展模式,生态农业园作为生态农业区域性的组织形式,是少数民族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可行途径。与其他地区相比,少数民族地区最显著的特点是拥有良好的生态优势和独特的民族文化。生态优势对少数民族地区生态农业园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其构建了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农业园发展基础。那么,民族文化是否也对对园区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有着何种影响、如何实现两者的嵌合发展,都是值得探讨和思考的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并对相关研究综述进行总结和评述;第二章明晰相关概念的内涵及本文理论基础;第三章:建构民族文化和生态农业园的嵌合关系模型;第四章:探讨生态农业园价值创造与各价值环节中与民族文化嵌合。首先分析价值系统,然后探讨民族文化与生态农业园生产环节、营销环节的嵌合。这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然后第五章以黔西南贞丰县生态农业园为例证,在分析县域农业园的发展现状和县内民族文化的基本情况之上,剖析民族文化对县域生态农业园的现实影响,并以海江生态农业园为案例具体探究民族文化与生态农业园的嵌合关系,同时指出目前存在的不足。第六章基于案例样本的不足与问题,提出优化民族文化与生态农业园的嵌合的路径,希望对民族地区生态农业园的发展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创新之处有两点,首先是视角的创新,从嵌合的角度探讨民族地区文化和生态农业园的嵌合关系。其次是运用价值链分析工具,建构民族地区生态农业园的价值系统,提出优化民族文化和生态农业园嵌合发展路径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民族文化 生态农业园 嵌合发展 价值链系统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124;C9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9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8-11
  • 1.1.1 研究背景8-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1-16
  • 1.2.1 国外研究综述11-12
  • 1.2.2 国内研究概况12-15
  • 1.2.3 研究评述15-16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6-19
  • 1.3.1 研究内容16
  • 1.3.2 研究方法16-17
  • 1.3.3 技术路线17-19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19-24
  • 2.1 相关概念界定19-20
  • 2.1.1 嵌合19
  • 2.1.2 生态农业19-20
  • 2.1.3 生态农业园20
  • 2.2 研究相关理论基础20-24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20-21
  • 2.2.2 价值链理论21-22
  • 2.2.3 生态旅游理论22
  • 2.2.4 文化资本理论22-24
  • 第三章 民族文化与生态农业园嵌合关系模型24-27
  • 3.1 民族文化影响生态农业园的规划发展24-25
  • 3.2 民族文化保障生态农业园的持续发展25-26
  • 3.3 民族文化促进生态农业园品牌的形成26-27
  • 第四章 民族地区生态农业园的价值创造与民族文化的嵌合27-33
  • 4.1 民族地区生态农业园的价值链系统27-29
  • 4.2 民族文化与生态农业园价值环节的嵌合29-33
  • 4.2.1 民族文化与生态农业园生产加工环节的嵌合29-30
  • 4.2.2 民族文化与生态农业园营销环节的嵌合30-33
  • 第五章 案例分析——黔西南州贞丰县生态农业园33-43
  • 5.1 贞丰县生态农业园发展现状33-37
  • 5.1.1 贞丰县生态农业园概况33-36
  • 5.1.2 贞丰县民族文化概况36-37
  • 5.2 民族文化与贞丰县生态农业园的嵌合现状37-39
  • 5.2.1 与园区经营业务的嵌合37-38
  • 5.2.2 与园区品牌的嵌合38-39
  • 5.2.3 与园区发展环境的嵌合39
  • 5.3 贞丰县三岔河海江生态农业园价值创造与民族文化的嵌合39-41
  • 5.4 存在的不足41-43
  • 5.4.1 生态农业园容易发展雷同41-42
  • 5.4.2 部分园区产业结构不合理42
  • 5.4.3 自主宣传力度小,园区品牌效应发挥有限42
  • 5.4.4 劳动者技能水平相对较低42-43
  • 第六章 民族文化与生态农业园的嵌合发展的路径优化与政策建议43-49
  • 6.1 路径优化43-46
  • 6.1.1 完善基础设施阶段43-44
  • 6.1.2 双向嵌合阶段44-45
  • 6.1.3 市场主导阶段45-46
  • 6.2 对策建议46-49
  • 6.2.1 加强政策扶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46
  • 6.2.2 培育人才队伍,提升园区创新能力46-47
  • 6.2.3“景区-园区”联动发展47
  • 6.2.4 加强宣传力度,促进园区品牌形成47-49
  • 结语49-50
  • 参考文献50-53
  • 致谢53-54
  • 个人简历及学术成果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变革;;玲珑堪画[J];中国农资;2012年27期

2 王俊峰;;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考[J];神州;2012年27期

3 李伯重;十六、十七世纪江南的生态农业(上)[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04期

4 郑艳萍;刘湘武;;发展生态农业 构建和谐农村[J];文史博览(理论);2008年06期

5 李太平;桑闰生;马万明;;论生态农业的发展[J];中国农史;2011年02期

6 王思明;从历史传统看中美生态农业的实践[J];农业考古;1996年01期

7 刘巽浩;;对生态与“生态农业”问题的看法[J];农业考古;1988年01期

8 徐超,曹曾;生态农业发展的若干思考──赴湖北京山社会实践调查报告[J];襄樊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9 佟屏亚;试论“生态农业”思潮及其影响[J];中国农史;1988年04期

10 罗声明,丁萍;关于海南发展生态农业的几点思考[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丽佳;冯中朝;;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分析[A];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研究——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分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阮晶;;加快发展贵州生态农业步伐的思考[A];贵州发展生态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宗义湘;李先德;;发展生态农业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丽水市生态农业建设案例研究[A];促进农民增收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李文华;;中国的生态农业与生态农业县(村)建设[A];第二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研讨会暨第六届海峡两岸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覃浩展;;加强环境保护 发展生态农业 实施可持续发展[A];广西环境科学学会2002—2003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3年

6 董玉舒;张继德;景伟;闫海旺;;山西生态农业问题研究[A];山西省第七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7 王树清;;促进生态农业战略升级,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探讨[A];黑龙江县域经济发展研究[C];2004年

8 王秀峰;伍国勇;;生态农业“三维”复合系统的运行机制与运作方式[A];贵州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9 骆世明;;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循环效率[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李艳;;合理施用肥料 促进生态农业市建设[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介乐;发展生态农业管窥[N];中国贸易报;2004年

2 李文华 闵庆文;发展生态农业的几大障碍[N];农民日报;2001年

3 本报驻法国记者 郑园园;呼唤生态农业[N];人民日报;2001年

4 ;生态农业:开启抗旱增产的秘密之门[N];中国特产报;2009年

5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宋洪远;发展生态农业势在必行[N];农民日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史颖;生态农业很缺钱[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7 本报驻法国记者 顾玉清;法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N];人民日报;2010年

8 钱晓英;前景广阔的生态农业[N];辽源日报;2005年

9 杨建军;生态农业保障机制的完善路径[N];农民日报;2012年

10 市政协农村委副主任 姚泽荣;引进发展可视生态农业前景广阔[N];长治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朱文玉;我国生态农业政策和法律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2 张红丽;新疆节水生态农业系统理论与制度创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3 戴天放;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侯增周;胜利油田东营区域生态农业发展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翟勇;中国生态农业理论与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6 郑军;生态农业集群理论与区域实践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7 杨红;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凌;TC公司在斜江河上游流域发展生态农业的战略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董青;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邯郸市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张志芳;山东省济宁市香城镇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进程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戴晓茜;安徽省肥东县生态农业公司金融支持调研报告[D];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

5 涂骏学;生态农业开发项目投资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6 蔡海玲;福建省乐活玖玖生态农业园发展模式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7 张雅峰;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瓦渡乡荒田村发展生态农业的规划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8 钟日初;虎门镇佰方新生态农业园建设探索[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5年

9 庞嫦嫦;崇明生态农业战略下的劳动力就业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10 余爱国;生态农业园景观规划设计探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价值链分析的民族文化与生态农业园嵌合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37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4137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2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