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取鼓楼名”与文化身份建构
本文关键词:侗族“取鼓楼名”与文化身份建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取鼓楼名是侗族传统命名制度,亦是侗族成年礼仪式。通过对取鼓楼名的场所、被命名者、命名者、命名过程等要素的文化分析,认为取鼓楼名对建构侗族身份认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取鼓楼名当前面临消失的境地,认为侗族今日建构文化身份应该重新重视取鼓楼名,通过建立文化自觉意识,借助"民族文化进校园"等教育途径,结合旅游发展,传承这一传统的命名制度。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侗族文化 鼓楼 文化身份 命名制度
【分类号】:K892.3
【正文快照】: 一、引言文化身份(cultural identity),又称为文化认同,指人类对自身所处的文化系统的倾向性共识和认可,表现为对其文化的归属意识[1]。当代文化研究的权威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认为文化身份是不断发展的,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2]。随着全球交通通讯条件的极大改善,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佳能,廖开顺;侗族“补拉”文化内涵浅析[J];贵州文史丛刊;1997年03期
2 王良范;侗族 岭表越僚之苗裔[J];中国西部;2005年02期
3 吕钰梅;韦志均;;民族文化对女性人才成长的影响——一位侗族女领导成长个案研究[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4 葛政委;黄柏权;;清代迁鄂侗族的生计变迁与文化适应[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刘慧群;罗康隆;;款约与侗族传统生计方式的和谐运行[J];学术探索;2010年01期
6 刘芝凤;新晃侗族的“咚咚推”[J];怀化师专学报;1998年01期
7 廖开顺,石佳能;侗族文化心理剖析[J];民间文学论坛;1998年03期
8 潘盛之;论侗族传统文化与侗族人工林业的形成[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9 粟丹;;侗族传统社会款文化再认识——兼论款约与款词之比较[J];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05期
10 陶红;;通道侗族文化研究小议[J];民族论坛;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段宝林;读《伟人名家与黔东南》[N];贵州日报;2007年
2 本报见习记者 吴文仙;黔东南“侗族拦路仪式”:期待原滋原味[N];贵州民族报;2010年
3 刘文光;中国侗寨第一楼--增冲鼓楼[N];贵州政协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石开忠;侗族款组织的文化人类学阐释[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廖梦华;侗族传统婚恋习俗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林亚萍;侗族育儿习俗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慧姿;论侗族优良民俗的德育功能[D];中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侗族“取鼓楼名”与文化身份建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40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414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