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口头传统探究云南兴蒙蒙古族的社会、文化与民族接触
发布时间:2017-06-05 10:18
本文关键词:由口头传统探究云南兴蒙蒙古族的社会、文化与民族接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兴蒙蒙古族有语言而无文字,卡卓语是其文化的载体之一和主要交流方式。兴蒙蒙古族在历史过程中形成了特殊的语言和文化,其相对封闭的环境也一度是他们的独特性的天然屏障之一。但是随着时间的改变,兴蒙蒙古族的居住环境已经不再封闭,他们的文化受到周围其他民族的影响,他们的语言也在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干预下发生着改变。卡卓语而这样的改变不仅仅限于语言本身受到的其他民族语言的影响,更有在新的交流格局下,卡卓语语言地位的变化。 对于有语言而无文字的民族,口头传统是民族文化和民族语言传承的重要方式。口头传统易于流传,其通俗性使其能够真实直接地反映人们的生活和思想观念。口头传统的传承也关系到族群语言和文化的传承。卡卓语的口头传统一度占据了兴蒙蒙古族社交空间和时间的大部分,它承载着重要的兴蒙蒙古族的民族文化。 本文重点在于从口头传统入手,结合语言学与人类学的知识,对兴蒙蒙古族卡卓语所表达的民族、社会与文化等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在语言的社会文化关联方面有所研究发现,为兴蒙蒙古族卡卓语的应用研究拓展新的领域。
【关键词】:口头传统 语言的社会文化关联 卡卓语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C9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7
- 前言7-15
- 第一节 选题原因7-13
- 一 口头传统之选题原因7-8
- 二 卡卓语的选题原因8-9
- 三 少数民族口头传统研究综述9-13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13-15
- 一 研究思路13
- 二 研究方法13-15
- 第一章 兴蒙蒙古族研究概况15-22
- 第一节 卡卓语及其研究概况15-16
- 第二节 兴蒙蒙古族研究概况16-20
- 第三节 总结20-22
- 第二章 兴蒙蒙古族口头传统现状22-35
- 第一节 卡卓语口头传统文献概况22-23
- 第二节 卡卓语口头传统现状概况调查23-26
- 一 民间叙事故事口头传承概况调查23-24
- 二 对口头传统态度概况调查24-26
- 第三节 兴蒙蒙古族口头传统的传承现状26-32
- 一 传承活动的内容26-27
- 二 传承活动的结果与反馈27-28
- 三 传承活动的分析28-31
- 四 口头传统与社会文化互相依存31-32
- 第四节 寻求语言保存与传承的新途径32-35
- 一 汇聚多方力量32-33
- 二 应用专业知识33-34
- 三 培养卡卓语传承人才34-35
- 第三章 口头传统与兴蒙蒙古族历史社会35-49
- 第一节 兴蒙蒙古族的历史叙事35-46
- 一 蒙古族历滇的开始35-39
- 二 通海蒙古族的兴盛时期39-41
- 三 政治环境更替与兴蒙蒙古族41-43
- 四 蒙古族的人物故事43-46
- 第二节 民间叙事与族群记忆相互维持46-49
- 第四章 口头传统中的社会生活与民族文化49-89
- 第一节 谚语中的社会生活49-66
- 一 蒙古族兴蒙蒙古族的谚语49-65
- 二 谚语与民族文化65-66
- 第二节 神话故事中的民族文化66-75
- 一 蒙古族兴蒙蒙古族的神话故事67-74
- 二 神话故事与蒙古族兴蒙蒙古族的生计生活74-75
- 第三节 兴蒙乡童谣与变化的社会生活75-80
- 一 部分兴蒙乡蒙古族童谣75-78
- 二 歌谣背后的生活方式变化78-80
- 第四节 其他谚语俗语与民族文化80-89
- 一 蒙古族兴蒙蒙古族的其他谚语与俗语80-88
- 二 蒙古族兴蒙蒙古族的习俗观念88-89
- 第五章 口头传统与民族接触89-101
- 第一节 口头传统中的民族接触现象89-98
- 一 人物地名故事与民族接触89-93
- 二 汉语、卡卓语和里山彝语之间相似的谚语93-96
- 三 其他民俗中的民族接触96-98
- 第二节 民族接触的其他语言表现98-99
- 一 禁忌语方面98-99
- 二 语言词汇方面99
- 第三节 民族环境影响下的风俗与民族心理99-101
- 结语101-102
- 附录102-104
- 附录1:发音人背景资料102-103
- 附录2:卡卓语口语传统的背景资料调查问卷103-104
- 参考文献104-106
- 专著类104
- 论文类104-106
- 致谢10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江秀;;生态环境中的人类活动及文化创造——以通海县兴蒙蒙古族乡的变迁为例[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2 邓启耀;;从马背到牛背——云南蒙古族民间叙事中的文化变迁镜像[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李永年;南方蒙古族风俗演化的历史原因[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0年01期
4 杨濻;;族源·战争·迁徙·部落·民族——苗族《蚩尤传说》的文化史价值[J];民族文学研究;1992年03期
5 黄淳;云南蒙古族妇女与传统文化的继承[J];民族研究;1996年02期
6 和即仁;;云南蒙古族语言及其系属问题[J];民族语文;1989年05期
7 和即仁;关于云南蒙古族卡卓语的形成[J];民族语文;1998年04期
8 东人达;成吉思汗在西南的后裔[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杜玉亭;云南蒙古族鲁班节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0年06期
10 杨·巴雅尔,王静安;从滇、川蒙古族文化现状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本文关键词:由口头传统探究云南兴蒙蒙古族的社会、文化与民族接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35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423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