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月亮坡跳花节文化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4 16:10
本文关键词:安顺月亮坡跳花节文化调查研究
【摘要】:民族传统文化一直是民族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更是一个受到学界关注的热点。跳花节是贵州苗族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既体现了民族的历史记忆,又承载了民族的传统文化,是苗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选取安顺市普定县猫洞苗族仡佬族乡的月亮坡作为田野点,对月亮坡的跳花节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以此作为切入点,将今天的跳花节与传统的跳花节进行对比,从音乐舞蹈、服饰、婚恋方式、功能等反面入手,分析其中发生的变迁,以及导致这种变迁发生的原因。绪论中概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与意义、关于跳花节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第二章介绍了月亮坡以及跳花节的概况,其中包括对月亮坡概况的描写,也介绍了跳花节的概况。第三章对月亮坡跳花节文化进行分析,首先介绍了花树、花场的设置,以及跳花的流程;其次,分别从苗族歌舞、服饰、婚恋等角度着手,分析了跳花节与苗族文化的结合。第四章分析了月亮坡跳花节的功能,主要是从历史记忆功能、婚恋功能、娱乐交往功能和宣传功能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系统阐述了跳花节背后的文化内涵。第五章月亮坡跳花文化的变迁,从花树、人员构成、服饰语言、节目表演等方面对跳花文化所发生的变迁进行了分析;又从婚恋方式方面着手,分析了其中所发生的变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月亮坡的歪梳苗受到了很多外来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也逐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月亮坡的跳花节就是一台结合了现代元素的娱乐盛会,通过跳花节及其文化的变化,我们更能够从中看到歪梳苗的日常生活、风俗习惯等也都受到了影响,这种影响不是谁强加的,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今天的月亮坡跳花节不仅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其中更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既寄托了对祖先的纪念,又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传承了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又融合了新时代的元素。
【关键词】:月亮坡 跳花 文化 变迁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C9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4
-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7-8
- 1.1.1 选题缘由7-8
- 1.1.2 意义8
- 1.2 研究现状8-12
- 1.2.1 对跳花节的研究8-9
- 1.2.2 对跳花节文化的研究9-11
- 1.2.3 对苗族婚恋方式的研究11-12
- 1.3 研究方法12-14
- 第二章 月亮坡及跳花节概况14-20
- 2.1 月亮坡概况14-15
- 2.1.1 地理位置14-15
- 2.1.2 名称由来15
- 2.1.3 人员构成15
- 2.2 跳花节概况15-20
- 2.2.1 跳花15-16
- 2.2.2 月亮坡传统跳花16-17
- 2.2.3 月亮坡跳花节起源17-20
- 第三章 月亮坡跳花节及其文化20-26
- 3.1 花树及花场设置20-22
- 3.1.1 花树的选择与处理20-21
- 3.1.2 花场设置21
- 3.1.3 活动流程21-22
- 3.2 跳花节与苗族文化22-25
- 3.2.1 跳花节与苗族歌舞22-24
- 3.2.2 跳花节与苗族服饰24-25
- 3.3 跳花节与苗族婚恋25-26
- 第四章 月亮坡跳花节的功能研究26-34
- 4.1 历史记忆功能27-29
- 4.1.1 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27-28
- 4.1.2 节日承载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28
- 4.1.3 节日承担着传承民族历史的任务28-29
- 4.2 婚恋功能29-30
- 4.2.1 节日为青年男女提供了恋爱场所29
- 4.2.2 花场为青年男女限定了择偶的范围29-30
- 4.3 娱乐交往功能30-32
- 4.3.1 节日为人们提供了交际的场所30-31
- 4.3.2 节日为人们提供了舒缓情绪的渠道31
- 4.3.3 节日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31-32
- 4.4 宣传功能32-34
- 4.4.1 节日是宣传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32
- 4.4.2 节日是宣传人口计生的有效途径32-34
- 第五章 月亮坡跳花文化的变迁34-42
- 5.1 跳花的变迁34-38
- 5.1.1 放在花场边上的花树34-35
- 5.1.2 人员构成的不同35-36
- 5.1.3 服饰和语言的变化36-37
- 5.1.4 节目表演的转变37-38
- 5.2 婚恋方式的转变38-42
- 5.2.1 婚姻圈的扩大38-39
- 5.2.2 择偶方式的变化39
- 5.2.3 婚姻仪式的简化39-42
- 第六章 月亮坡跳花节文化变迁的原因42-48
- 6.1 经济因素42-44
- 6.1.1 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42-43
- 6.1.2 打工潮的出现43-44
- 6.2 文化因素44-46
- 6.2.1 主流文化的影响44
- 6.2.2 信息和网络的影响44-45
- 6.2.3 自身文化的发展45-46
- 6.3 政治因素46-48
- 6.3.1 组织机构上46
- 6.3.2 意识形态上46
- 6.3.3 其他46-48
- 第七章 结语48-49
- 参考文献49-51
- 致谢51-52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2-53
- 附录53-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风情·六盘水[J];当代贵州;2013年12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本报记者 杜再江;丰富多彩的摆陇苗族跳花节[N];贵州民族报;2007年
2 杜再江;高锦苗寨:变迁中的文化坚守[N];中国民族报;2011年
3 特约记者 黄晓军 通讯员 严小波;中国·凤凰苗族“四月八”跳花节隆重举行[N];团结报;2011年
4 吴正光;贵州:新春旅游主打民族特色[N];中国文化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武毕;安顺月亮坡跳花节文化调查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7925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79251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