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在韩中国朝鲜族社会网络地理特征对其中国认同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05 15:35

  本文关键词:在韩中国朝鲜族社会网络地理特征对其中国认同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韩国 中国 朝鲜族 国家认同 社会网络 地理特征


【摘要】:许多研究表明,人们在流动到其他国家后,其族群认同、国家认同会因为迁入地的社会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这个结论已经毋庸论证,人们需要知道的是影响这些认同的因素和机制为何。在当今世界中,要破解复杂的国家认同问题,需要将影响国家认同的机制做细致分解。研究组设计了一般性分析框架,将社会网络之地理特性作为影响因素,旅居海外公民的母国认同作为影响结果,再以之分析在韩国的朝鲜族对中国认同的变化趋势,并对这种认同变化做一个基本的评价。分析结论是:在韩朝鲜族社会网络的三个地理特征对他们的中国认同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一是近年在韩朝鲜族的业缘网络对中国的覆盖度不断增加;其二是家庭长者作为亲缘网络中的核心人物位于中国;其三是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渐提高。地理学视角有助于更清晰地分析国家认同。未来需要分析在韩朝鲜族对哪个国家的认同更强,这对移入国和移出国双方或许更为重要。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延边大学朝鲜半岛研究院;梨花女子大学地理系;
【关键词】韩国 中国 朝鲜族 国家认同 社会网络 地理特征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K12B03) 韩国研究财团资助项目(NRF-2014S1A3A2043652)
【分类号】:C955;C912
【正文快照】: 3.梨花女子大学地理系,韩国首尔120-750)0引言许多研究表明,人们在流动到其他国家后,其国家认同会因为许多原因而发生变化[1]。这个结论已经毋庸论证,人们更需要了解的是影响国家认同的因素和机制为何。在当今世界,要破解复杂的国家认同问题,需要将影响国家认同的机制做细致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秀红;张斌;;试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对边疆稳定的意义——以新疆为例[J];民族论坛;2011年22期

2 寇新华;王帆;帕尔哈提;;提升新疆各民族国家认同的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01期

3 张建军;李乐;;论国家认同与爱国主义[J];前沿;2013年07期

4 刘洁;;民族意识与国家认同——读《族群、民族与国家构建》[J];中国投资;2013年06期

5 门洪华;;两个大局视角下的中国国家认同变迁(1982—2012)[J];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09期

6 涂敏霞;王建佶;萧婉玲;谢美玲;;港澳青少年国家认同研究[J];青年探索;2014年02期

7 李强;;通过社会建设推进国家认同[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4年05期

8 吉红立;;关于国家认同建构问题的理论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4年14期

9 ;21世纪好书榜[J];书城;2005年06期

10 苏晓龙;;浅论中文语境中的国家认同[J];科学社会主义;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践;;宗教的类型对民族国家认同的影响[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8集)[C];2014年

2 饶印莎;;大学生国家认同对其与奥运卷入的影响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应小萍;陈午晴;王兵;王俊秀;杨宜音;;国家认同和体育观念关系初探[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雷琳;;公民意识与国家认同:西北边疆执政安全理念构设[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南长森;;西北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市场化运作与国家认同研究[A];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C];2012年

6 刘新利;;试论电视与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建构[A];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C];2012年

7 李宜强;;对区域一体化文化认同的研究:以法国与欧盟为例[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8 韦磐石;赵燕;张翔;;苗族、布依族青少年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及其影响因素[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刘永松;Michael H.S.Lam;Beeto W.C.Leung;;国家认同与北京奥运会:大陆,台湾和香港三地学生的回应(英文)[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奥运精神与世界和谐”奥林匹克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10 张东宁;;国际视角下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与中国社会发展[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高山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认同的基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刘力达;法国:国家认同大讨论解决了什么问题[N];中国民族报;2010年

3 冯绍雷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 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难以抉择:多重因素影响下的俄罗斯国家认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李禹阶 向中银;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中的国家认同观念[N];光明日报;2011年

5 刘力达;法国移民与国家认同部“立与废”的纠结[N];中国民族报;2011年

6 韩震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王立新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美国的国家认同及面临的挑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 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韩震;中国梦的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N];北京日报;2013年

9 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 王超品 杨荣华;中国梦与国家认同、文化认同、价值观认同[N];云南日报;2014年

10 于福坚;一杯鸡尾酒:美国民族与国家认同的构建[N];中国民族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颖;文化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2 刘向东;文化多元语境下的国家认同建构[D];吉林大学;2015年

3 郭艳;全球化语境下的国家认同[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宁飞;民国时期河北回民的国家认同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梅永杰;公民身份视角下的中国国家认同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3 关晓琼;国家认同视域下边境教育安全现状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孔锦秀;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互动中的边疆治理[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关f ;一个彝族土司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6 汶一凡;建国初期(1949-1957)《人民日报》少数民族报道对国家认同的建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梁璐;蒙古族青少年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8 黄康;香港媒体的“国家认同”建构[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9 王竹溪;甘南藏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10 白皓;软传播对国家认同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988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7988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e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