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布努瑶密洛陀文化传承探究

发布时间:2017-09-08 10:34

  本文关键词:布努瑶密洛陀文化传承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播学 布努瑶


【摘要】:在全球化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地域性特色在文化融合的大背景下渐渐失去生存空间,布努瑶文化也同样面临着巨大冲击。如何传承本民族文化,已从学界声音逐渐成为社会公众话题。而相应的传承建议与方法也是百花齐放。 从传播学角度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和方法是本篇论文的论题。运用传播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进行分析,不仅能够记录下当前民族文化现状,更能提醒人们从自身做起保护好这些人类文明所创造的丰厚遗产。文章首先介绍布努瑶文化,根据现有的资料和笔者下乡考察的具体情况以布努瑶人的饮食起居、口传文学、精神信仰、服饰等为依托,论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重点阐述布努瑶密洛陀文化的传承状况,密洛陀文化目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主要成因进行总结归纳。最后再运用传播学理论联系实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进行分析,总结在大众传播环境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新思路。本文认为人是文化传播的最重要载体,所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传承人的因素至关重要,在重视传承人工作的同时,加强新闻媒体的传播功能,发挥基础教育中的文化课传播作用,以及利用新媒体对文化进行传播。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播学 布努瑶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C95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2
  • 1.1 研究背景以及课题来源9-10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10
  • 1.3 研究方法10-11
  • 1.4 研究框架11-12
  • 第二章 布努瑶密洛陀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12-28
  • 2.1 布努瑶密洛陀文化综述12-21
  • 2.1.1 饮食居住文化12-15
  • 2.1.2 节日文化15-17
  • 2.1.3 文学艺术文化17-18
  • 2.1.4 宗教信仰文化18-19
  • 2.1.5 铜鼓文化19-20
  • 2.1.6 服饰文化20-21
  •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21-23
  • 2.2.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与特征21-22
  • 2.2.2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以及意义22-23
  • 2.3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23-28
  • 2.3.1 语言文字记载23
  • 2.3.2 民族文化报道及出版事业23-24
  • 2.3.3 民族博物馆与研究组织24-25
  • 2.3.4 民族地方经济25-26
  • 2.3.5 节日经济26
  • 2.3.6 依托旅游业26-28
  • 第三章 布努瑶民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以及成因28-40
  • 3.1 布努瑶文化现状28-35
  • 3.1.1 全球化影响31-33
  • 3.1.2 与汉,壮族文化的融合33-35
  • 3.2 布努瑶文化传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5-37
  • 3.2.1 民间技艺继承人少,缺乏文化认同35-36
  • 3.2.2 传播角度雷同,缺乏深度36
  • 3.2.3 新闻资源少,报道发行量少36-37
  • 3.3 布努瑶文化传播存在问题的主要成因37-40
  • 3.3.1 经济条件,文化水平制约37
  • 3.3.2 文化传承意识淡薄37-38
  • 3.3.3 研究人员少38-40
  • 第四章 创新思路,开创非物质文化传承新局面40-51
  • 4.1 营造良好社会环境40-45
  • 4.1.1 确立大众传播文化观40-42
  • 4.1.2 明确新闻媒体职责42-43
  • 4.1.3 人是传播的重要载体43-45
  • 4.2 整合资源,开发保护45-47
  • 4.2.1 完善法律制度45
  • 4.2.2 发展旅游业树立民族品牌45-46
  • 4.2.3 民间自发组织保护46-47
  • 4.3 传统与现代化相结合,创新思路47-51
  • 4.3.1 电视媒体加强报道力度,创新节目形式47-48
  • 4.3.2 新媒体的运用48-49
  • 4.3.3 依托基础教育,传播民族文化49-51
  • 总结51-52
  • 参考文献52-54
  • 附录一54-55
  • 附录二55-56
  • 致谢56-5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忠志;;论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J];传承;2008年02期

2 覃志鹏;;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吕俊彪;民族经济发展中的文化调适问题[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张有隽;瑶族研究国际化述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5 覃德清;红水河流域文化艺术遗产保护及其衍生载体的建设[J];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02期

6 袁伊玲;瑶族特种生存技能在喀斯特石漠化山区可持续发展中的实践价值[J];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04期

7 罗正副;;文化传承视域下的无文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省思[J];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8 贺剑武;陈炜;黄玲芳;;广西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以百色布洛陀文化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9 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文化圈理论的应用[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10 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文科;[N];中国文化报;2010年



本文编号:8135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8135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9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