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格孢菌泰山菌株代谢产物防治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效果及生理机制

发布时间:2020-04-02 03:10
【摘要】: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由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引起,通过烟粉虱传播的病害,是危害田间番茄生产的主要病毒病害之一。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流行性强、危害重、传播迅速、病情控制难度大,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和品质。目前,该病害的防治措施主要是施用传统化学农药防治其传毒介体烟粉虱和培育抗性品种,但经实践发现,常用化学农药对该病害防治效果并不理想,且还会出现农药残留的风险。土壤真菌能够产生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代谢产物,在自然界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学作用,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关注并取得了极大进展,但有关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代谢产物诱导番茄防治黄化曲叶病毒的研究报道较少。本实验室前期采集分离提纯获得链格孢菌泰山菌株并证明其代谢产物(TS001)有促进植物生长作用,本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链格孢菌泰山菌株代谢产物对番茄生长的影响及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防治效果,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用1 mg/L TS001处理黄瓜、玉米、番茄、萝卜种子,根长较对照组有显著均提高,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经1 mg/L TS001处理后,番茄不同品种发芽率及出苗率均在90%以上,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且多个处理番茄的出芽抑制率和出苗抑制率为负值,反映出TS001对其有一定促进作用。因此,TS001对番茄表现安全,且具有一定促进番茄植株生长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番茄植株感病率,进而提高番茄产量和质量的效果。2、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喷施TS001能够有效降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发病程度。1mg/L、2 mg/L、4 mg/L处理相对防效分别为41.84%、61.71%和75.18%,各处理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且用量为4 mg/L时,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防效最高。此外,经TS001处理的番茄株高显著高于对照组,4 mg/L处理高达147.42 cm,比对照组的株高(112.13cm)增加了31.47%。与喷施前对比,4 mg/L、2 mg/L、1 mg/L处理比对照组株高生长量分别高36.81 cm、25.13 cm、14.54 cm。说明粗提物对番茄的生长发育有一定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病毒的侵染。3、将从房村番茄大棚中采集表现黄化卷叶及皱缩的番茄病株叶片进行miRNA测序,检测到样品中有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和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CV)两种病毒,其中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占3.21%。经PCR鉴定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单独侵染率为53%左右。4、经TS001处理的番茄,植株叶片中与防御性相关的酶活性变化显著,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在第一次喷施TS001后7 d达到最高值,4 mg/L处理组最大值分别为251.22 U/(min·g FW)和2.62 U/g,分别是对照组的1.42倍和1.56倍。试验表明,TS001能够诱导番茄植株POD、PPO及SOD活性增加。TS001处理的感病植株叶绿素含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增强了植株光合速率,进而提高番茄产量。处理组的MDA含量低于对照组,说明喷施TS001后,番茄植株自我调节及抗膜脂过氧化的能力较CK组植株提高。结果表明,TS001可以诱导植物体内防御酶活性,提高植株体内有机物积累,进而一定程度增强植物抗病性和抗逆性。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436.4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志军;姚贵军;乔宏喜;赵文峰;李惠文;白明涛;;设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控措施[J];西北园艺(蔬菜);2016年06期

2 贺志军;姚贵军;乔宏喜;赵文峰;李惠文;白明涛;;陕北设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控措施[J];蔬菜;2017年01期

3 邵秀丽;陈星星;张慎璞;杨红丽;;不同番茄品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及产量与品质比较[J];北方园艺;2016年24期

4 陈杰;杨银娟;严宝华;杨国庆;金彩华;李惠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预警模型的建立[J];中国植保导刊;2017年03期

5 苗相伟;;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果菜;2017年03期

6 季英华;朱叶芹;李贵;张晖;赵文浩;吴淑华;程兆榜;赵统敏;余文贵;周益军;;江苏省及周边地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寄主范围调查[J];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02期

7 陶秀娟;;宁南霉素等药剂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田间防效[J];安徽农业科学;2017年04期

8 米国全;陈梦莹;史艳艳;王裔娜;韩娅楠;程志芳;韩永平;王晋华;;番茄种质资源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的鉴定与评价[J];河南农业科学;2017年05期

9 李艳;姜俊;赵红星;王勇;;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病研究进展[J];农业科技通讯;2017年06期

10 李明远;;菜保拾零(十) 北京地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发现和应对[J];中国蔬菜;201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新萍;;洛阳市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发生和防治措施[A];河南省植物病害研究进展——河南省植物病理学与现代农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秀芹;张文英;姜京宇;许昊;许佑辉;何广全;;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预防与控制[A];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会远;;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A];辽宁省植物保护学会、辽宁省昆虫学会2011年学术交流研讨会(西安)论文集[C];2011年

4 侯伟;徐兴林;辛鑫;程海刚;史卫中;;陕西关中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何自福;虞皓;;广东番茄上发生了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何自福;虞皓;;广东番茄上发生了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5年

7 于力;朱为民;薛林宝;;嫁接传播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十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于力;朱为民;薛林宝;;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病及感病番茄品种的RAPD分析[A];中国园艺学会十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季英华;熊如意;程兆榜;周彤;赵统敏;余文贵;范永坚;周益军;;江苏省发现番茄黄花曲叶病毒[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曾蓉;陈文俊;陆金萍;宋荣浩;戴富明;;上海地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发生分布及寄主范围初步分析[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河北省农科院经作所 石琳琪 郭敬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绿色防控[N];河北科技报;2018年

2 魏县魏城镇农技推广站 董信;西红柿黄化曲叶病毒病咋防控好[N];河北科技报;2016年

3 石家庄市植物保护检疫站 高倩 江彦军 王维莲;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控建议[N];河北科技报;2017年

4 山东省夏津县蔬菜局 王德明;提前预防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N];河北科技报;2017年

5 唐山市滦南农业服务中心 王洪梅;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N];河北农民报;2009年

6 邯郸县姚寨闫门农协会 王贵仁;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治[N];河北科技报;2016年

7 尚文;番茄黄化曲叶病毒要严防[N];农资导报;2015年

8 王德明;注意预防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N];河北科技报;2015年

9 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 孙茜 孙祥瑞;种植番茄需预防黄化曲叶病毒病[N];河北科技报;2012年

10 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 孙茜 唐山市农科院 王幼敏;防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从育苗开始[N];河北科技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云洲;外源水杨酸诱导RNAi与MAPK3级联信号抗番前黄化曲叶病毒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2 关翠萍;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CNV)及其卫星DNA的启动子鉴定[D];浙江大学;2005年

3 Roy Bundi Mugiira;[D];浙江大学;2007年

4 何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化学防治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5 王碧;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编码的V2蛋白抑制转录水平基因沉默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6 李方方;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卫星DNA抑制转录后基因沉默的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7 方勇;抗药性对烟粉虱传毒与病毒对烟粉虱寄主选择影响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8 沈庆汤;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卫星DNA编码的βC1与番茄寄主因子SlSnRK1的互作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孙胜;多基因嵌合RNAi技术培育高抗TYLCV番茄的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4年

10 张辉;侵染我国番茄双生病毒种类鉴定及致病性分析[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刁海玲;链格孢菌泰山菌株代谢产物防治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效果及生理机制[D];山东农业大学;2018年

2 柯红娇;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生物防治[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3 丁雪玲;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生物防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4 姚金晓;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病基因的分子标记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5 于力;上海地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6 宁雯熙;B型、Q型烟粉虱传播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差异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7 袁伟;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分子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诱导抗性相关基因的分离[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8 田守波;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分子鉴定及致病性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2年

9 宗园园;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资源的鉴定与遗传分析[D];江西农业大学;2013年

10 刘文浩;北方三省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检测鉴定及变异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113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26113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c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