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磺酸甲酯(MMS)及内生真菌处理对太白杨抗锈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5-26 14:27
【摘要】:杨树作为一种多年生速生树种,在我国乃至全世界被广泛种植,是世界三大速生造林树种之一。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中杨树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主要比较了甲基磺酸甲酯(MMS)处理及TIE菌株(附球菌)对太白杨抗锈性的影响.1、甲基磺酸甲酯(MMS)处理可诱导太白杨抗锈性能力表达通过不同浓度甲基磺酸甲酯(MMS)处理太白杨1年生幼苗和人工接种相同浓度的夏孢子悬液,统计各处理条件下,松杨栅锈菌潜育期和发病期夏孢子密度、植株的死亡率、叶片黑斑率、叶卷曲率等表观性状,分析甲基化处理对太白杨抗锈性影响;同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量各处理在病程不同时期太白杨SOD、POD、CAT、PPO等防御酶活性,分析甲基化处理对太白杨抗锈性生长特征变化。结果表明:叶片卷曲或叶边缘内收率、叶片黑斑率、植株死亡率与MMS浓度具有一个正相关性,但MMS同时对长势较好的植株也起到了一个炼苗的效果,经MMS处理后叶片颜色加深、革质增强。MMS处理能改变太白杨对松杨栅锈菌的抗性,病菌潜育期较对照延长1-2 d,夏孢子堆密度随MMS浓度显著降低,寄主太白杨防御酶活性发生相应改变。MMS诱导杨树生长情况下,SOD与POD较对照组总体趋于下调、CAT与PPO较对照组总体趋于上调,且POD与PPO活性受MMS影响最大。接种锈菌后,在锈菌侵染过程中所测定的四种生物酶均出现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相对趋势,其中PPO与抗锈病能力具有一个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甲基化处理可以提高太白杨的抗锈病能力的数量性状,通过延长病菌的潜育期、降低夏孢子堆密度和改变自身防御酶活性等特征,提高抗病能力。2、TIE菌株(附球菌)对太白杨抗锈性的影响通过TIE对松杨栅锈菌的抑菌试验中发现TIE菌株无显著的抑菌效果。但在TIE菌液培养苗中,杨树体内SOD、CAT、PPO酶活性均出现了显著的下降趋势,并且当接菌后,防御酶的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变弱,杨树的抗锈病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763.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凤;倪苏妮;杜明义;;基于MMS的道路养护信息管理系统[J];测绘通报;2012年03期

2 王涛;;基于MMS与分布式对象技术的制造自动化通讯系统设计[J];制造业自动化;2012年15期

3 秦芳丽;胡荣强;;基于GPRS的MMS收发在远程监控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J];仪表技术;2009年08期

4 周超;张f^;王万峰;;MMS技术在内蒙古省际通道数据采集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9年10期

5 帅炜;李学明;;基于MMS的流媒体服务器系统性能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8年08期

6 陈丽华,陈小川;MMS应用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时的若干问题分析[J];继电器;2005年10期

7 王秋菊;;MMS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手机平台的应用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年05期

8 史继伟;熊志勇;;数字水印技术在MMS中的应用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年13期

9 翟圆圆;万晓瑜;樊自甫;;基于软交换的多媒体短消息(MMS)业务平台的研究[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6年06期

10 李玮;王黎媛;;移动终端MMS一致性测试研究[J];电信网技术;2014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凤;倪苏妮;杜明义;;基于MMS的道路养护信息管理系统[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国良;于明;杨宝健;;多媒体信息服务(MMS)的研究与发展[A];第十九届中国(天津)'2005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王聪;张毅;文正国;;水电站监控系统中MMS通信协议的应用研究[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信息化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优秀论文专集[C];2012年

4 张砚臣;徐中佑;梁昌洪;;GPRS网络上MMS业务的实现方法[A];2005中国通信集成电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赵继春;杨云辉;武宁;;基于GPRS的嵌入式MMS协议模块设计与实现[A];第25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刘亚荔;;彩信MMS技术与手机报应用浅析[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7 吴思政;周芳;;MMS系统体系结构及消息流程研究[A];第一届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张飒兵;王军;吴介一;毛永年;许小平;;基于制造报文规范(MMS)的空调机集成监控系统[A];1999年全国空调新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9年

9 李斌;;基于MMS的TASE.2协议调度自动化系统间实时网络通信的实现[A];安徽省电机工程学会优秀学术论文集(2002-2003)[C];2005年

10 赵继春;杨云辉;武宁;;基于Rabbit3000实现嵌入式平台MMS发送[A];2006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一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解析非MMS终端支撑应用系统[N];人民邮电;2002年

2 道琼斯;欧洲MMS服务:未成熟的摇钱树[N];人民邮电;2003年

3 记者 王雪青;将唯一对手MMS收入囊中 中科创达智能视觉技术领跑全球[N];上海证券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德文;基于IEC 61850和MMS的网络化电力远动通信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Sitthixay Phongsavath(孙志阳);甲基磺酸甲酯(MMS)及内生真菌处理对太白杨抗锈性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2 刘昆;多媒体短信MMS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3 梁进良;基于Android的MMS客户端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4 黄建锋;MMS在基于IEC 61850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5 赵建伟;用RTSP协议对MMS系统的扩充[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6 栾华华;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MMS业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7 王正;彩信(MMS)与流媒体业务建模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8 王大雪;基于GPS/INS的MMS组合导航方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4年

9 郑宏;移动多媒体消息业务(MMS)内容适配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10 江娜;MMS在远程监视终端系统中的研究和实现[D];兰州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819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26819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3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