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温郁金两种病害的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剂筛选

发布时间:2020-05-28 01:13
【摘要】: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n Y H.Chen et C.Ling),姜科(Zingiberaceae)姜黄属(Curcuma L.)草本植物,在中国拥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原产于浙江瑞安,1997年海南省开始引进种植温郁金,近几年因温郁金白绢病和温郁金炭疽病导致产量和质量均有所下降,目前国内外对温郁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方面,对温郁金病害的研究非常少,因此本文首次对上述两种病害进行了初步研究,包括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测定及室内药剂筛选,主要结果如下:温郁金白绢病主要为害茎基部和叶鞘,发病初期,茎基部形成暗褐色、水渍状、不定形的病斑,随后病斑逐渐向上扩展,病部表面覆盖白色绢丝状菌丝层及茶褐色的菌核,严重时导致全株萎蔫枯死。经过病原菌的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形态学特征观察和ITS基因系统学分析将温郁金白绢病的病原菌鉴定为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生物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病原菌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的最适温度范围为30~32 ℃,菌丝和菌核的致死温度分别是51 ℃和53℃,菌丝生长的最适pH范围为5.0~6.0,菌核形成的最适pH是7.0,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的最佳碳源均为蔗糖,最佳氮源均为硝酸钠,燕麦培养基和玉米培养基更适合病原菌的生长,黑暗条件有利于菌丝的生长,12 h光暗交替有利于菌核的形成。采用含毒介质法测定10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三唑类杀菌剂烯唑醇、毗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和氟硅唑的抑菌效果较强,EC50均小于1μg/mL。温郁金炭疽病主要为害叶片,偶见为害叶鞘。发病初期形成淡黄色水渍状的椭圆形病斑,随后病斑进一步扩展,中心呈灰白色至灰褐色,边缘为深褐色,最外层环绕明显的黄色晕圈,病斑正面生出许多黑色小点,严重时可造成叶片卷缩和枯死。经过病原菌的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形态学特征观察和多基因(ITS、AC TUB2、CHS-1、GAPDH和HIS3)系统学分析将温郁金炭疽病的病原菌鉴定为郁金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urcumae(Syd.)E.J.ButlerBisby。生物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病原菌菌丝生长及孢子产生对培养条件的要求基本一致,最适温度均为27 ℃,最适pH均为6.0,最佳培养基为PDA培养基,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是麦芽糖和硝酸钾,黑暗条件有利于菌丝的生长,12 h光暗交替有利于孢子的形成。采用含毒介质法测定10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三唑类杀菌剂烯唑醇、氟硅唑、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和咪唑类杀菌剂咪鲜胺对病原菌的抑菌效果较强,EC50均小于1 μg/mL。以上研究成果为温郁金病害的田间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海南省温郁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图文】:

温郁金,症状


3.1.1田间症状与为害情况逡逑温郁金白绢病主要为害近地面的茎基部和叶鞘。发病初期,茎基部先出现暗褐色、逡逑水渍状、不规则状的病斑,稍微有些凹陷(图1邋A),随后病斑逐渐扩大向上蔓延到逡逑叶鞘,边缘呈现暗褐色至黑褐色(图1B),经过一段时间后受害部位颜色变得更深,逡逑表面呈波纹状并覆盖着一些绢丝状的白色菌丝,用手触碰茎部能感觉到变软腐烂,拔逡逑起时易折断,有时病株附近的土地上也会布满白色菌丝(图1邋C),后期发病部位产逡逑生大量菌核,颜色开始为白色,之后变为黄色,成熟后又变为茶褐色,形状如同油菜逡逑籽一般,表面光滑(图1邋D)。病斑可环绕茎部横向扩展,使植物体内水分及养分的逡逑运输受到影响,进而导致上部叶片生长不良,变黄凋萎,当植物剩余的营养成分被消逡逑耗殆尽时就会引起整株枯死倒伏。海南省温郁金白}y病的发病盛期在7?9月,所调查逡逑的6个温郁金种植基地中均有该病害发生

温郁金,症状


逑随后茎部表面生出大量的白色菌丝和茶褐色油菜籽状菌核,与自然环境下发病的温郁逡逑金症状相同(图2邋A ̄D),而接种了PDA培养基的对照组植株均没有感病症状出现(图逡逑2邋E)。从病株茎基部再一次分离纯化的病原菌,,与接种用的菌株有一样的形态特征,逡逑符合柯赫氏法则。由此确定,菌株JN0610是引起温郁金白绢病的病原菌。逡逑二娭」、逡逑图2温郁金白绢病菌接种症状逡逑Fig.邋2邋Inoculation邋symptoms邋of邋C.邋wenyujin邋southern邋blight邋pathogen逡逑A.无伤接种初期;B.无伤接种后期;C.刺伤接种初期;D.刺伤接种后期;E.对照植株逡逑A.邋Initial邋stage邋of邋unwounded邋inoculation;邋B.邋Late邋stage邋of邋unwounded邋inoculation;逡逑C.邋Initial邋stage邋of邋wounded邋inoculation;邋D.邋Late邋stage邋of邋wounded邋inoculation;邋E.邋Control邋plant逡逑3.1.3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逡逑菌株JN0610在PDA培养基上生长2?3d后,形成圆形的菌落,菌丝气生为白色逡逑羽毛状,随后逐渐茂盛并向四周辐射状扩展,4 ̄5d后菌落长满整个平皿(图3A),逡逑培养10邋d后菌落表面形成乳白色的菌核(图3邋B),之后渐变为淡黄色,成熟后为茶逡逑褐色(图3C)。逡逑菌丝无色透明,有隔膜(图4A),具分枝,呈放射状生长,菌丝之间有融合现逡逑象(图4B,C)。菌核表面平滑而有光泽,大多为圆球形或椭球形,个别为不规则球逡逑形
【学位授予单位】:海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435.6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旭玉;钟锦玲;贺春萍;黄娴;冯锦东;甘炳春;;8种生物农药对温郁金叶枯病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J];中国农学通报;2015年33期

2 陈婧;桑维钧;;道真玄参白绢病病原鉴定及杀菌剂毒力测定[J];湖北农业科学;2015年20期

3 李海明;林江波;王伟英;邹晖;戴艺民;;铁皮石斛白绢病菌的分离鉴定与抑菌药剂筛选[J];福建农业学报;2015年09期

4 赵沛锋;;浅谈新开发耕地温郁金栽培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5年17期

5 覃维治;黄报应;黄开航;韦民政;张毅平;;桂南地区淮山药炭疽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5年07期

6 谢瑾卉;朱茂山;;9种杀菌剂对花生白绢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J];辽宁农业科学;2015年03期

7 王静;孔凡玉;陈晓红;田华;;短小芽胞杆菌AR03对烟草炭疽病的抑制作用[J];植物保护;2015年01期

8 傅俊范;刘波;周如军;王思文;;辽宁花生白绢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研究[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4年05期

9 李河;周国英;徐建平;朱丹雪;;一种油茶新炭疽病原的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鉴定[J];植物保护学报;2014年05期

10 王友川;贾美春;;药用植物温郁金与产出药材辨析[J];山东中医杂志;2014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林琳;辣椒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有效药剂筛选[D];安徽农业大学;2011年

2 马琳;黄连白绢病病菌Sclerotium rolfsii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3 张翠英;云南玄参主要真菌病害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云南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844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26844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e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