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镰孢菌根腐病的抗病性评价及QTL分析

发布时间:2023-11-10 17:51
  大豆镰孢菌根腐病是大豆[Glycine max(L.)Merr.]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发生范围逐渐扩大,危害日益严重。在生产中选育和利用抗性品种是一种最经济有效的抗病害方式。而由于大豆镰孢菌根腐病是一种复杂的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病害,目前对其抗性基因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不足,对其病害机理认识还不深入。本研究以大豆品种南豆12(高抗)×九月黄(中感)的200个自交系为材料,人工接种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诱发病害,评价供试材料的抗病性,比较自交系群体在接种尖孢镰孢菌(FO)和对照(CK)对照条件下幼苗生长相关性状的差异,并对其进行QTL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0个重组自交系的病情指数及病级指数存在极显著的差异。群体平均病情指数为49.18,变异系数为34.22%。25个自交系病情指数为029.9,达到高抗,76个自交系介于3049.9,属于中抗类型。其中,10个自交系小于南豆12(19.29),25个自交系的病情指数超过了九月黄(65.48)。200个重组自交系的病级指数平均值为1.98,变异系数为33.93%。86(...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大豆根腐病的病原物
    1.2 大豆镰孢菌根腐病研究进展
        1.2.1 致病菌种类
        1.2.2 大豆镰孢菌根腐病的危害
        1.2.3 大豆镰孢菌根腐病生理生化特性
        1.2.4 大豆镰孢菌根腐病发病影响因素
        1.2.5 大豆镰孢菌根腐病的病原物鉴定
        1.2.6 致病性鉴定方法
        1.2.7 大豆镰孢菌根腐病抗源筛选
    1.3 大豆抗根腐病QTL分析
        1.3.1 数量性状位点(QTL)的定位
        1.3.2 遗传连锁图谱和遗传群体
        1.3.3 DNA分子标记类型
        1.3.4 QTL定位方法
        1.3.5 大豆根腐病抗性基因定位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接种鉴定
    2.3 病情调查
    2.4 幼苗性状考察
    2.5 数据统计分析
    2.6 性状的QTL定位
3 结果与分析
    3.1 抗病性分析
    3.2 重组自交系群体根鲜重(RFW)分析
    3.3 群体茎叶鲜重(SFW)分析
    3.4 群体根冠比(RSR)分析
    3.5 群体株高(PH)的分析
    3.6 群体总根长(TRL)分析
    3.7 群体总根系表面积(TRS)分析
    3.8 群体根系直径(RAD)分析
    3.9 群体总根系体积(TRV)分析
    3.10 群体根尖数(RTN)的分析
    3.11 性状间的简单相关分析
    3.12 性状的QTL分析
    3.13 QTL位点的候选基因分析
4 讨论
    4.1 重组自交系的抗性表现
    4.2 尖孢镰孢菌对重组自交系性状的影响
    4.3 性状间的相互关系
    4.4 性状的QTL位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620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8620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a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