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福建省常见锥林的群落生态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8 11:40
【摘要】:锥属植物往往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建群种,锥林研究可以为植被分类研究提供许多重要数据。本文在对福建省自然保护区内保护良好的锥林样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收集的全省已有的多个锥林调查数据资料,对其进行群落结构、区系特征、生物多样性等群落生态学特征以及优势种种间关系研究。分析整个福建锥林群系组整体特征以及各锥林群系特征,并探讨不同锥属种群在群落中所处的作用与地位。主要结论如下:1、锥属树种为建群种的常绿阔叶林(锥林)的乔木层常由多个种群共建,灌木层上下两层组成略有不同。由于乔灌层的郁闭度较高,草本层相对空旷。多数情况下,林隙地表多被幼苗覆盖。各群落乔木层树种的稳定性大于灌木层种类。2、在植物地理区系成分组成上,热带分布科/属最多,充分说明了锥林群系的泛热带性质。世界成分对于讨论植物区系的起源和演化意义不大,将其排除计算后,锥林中热带分布科占总的74±15%,热带分布属占总的72.5±16%。且热带分布属占比与海拔高度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性,热带分布科占比与海拔高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且两者与纬度无明显相关性。3、综合各科在各群落中的重要值及存在度分析,乔木层中常见的优势科除壳斗科外有樟科、杜英科、五加科、虎皮楠科、金缕梅科,灌木层常见的优势科为山茶科、紫金牛科、茜草科、冬青科、杜鹃花科,蔷薇科也为常见木本植物,但很少成为优势种,多为伴生种。层间植物中常见的优势科为菝葜科、蝶形花科、茜草科、木通科、夹竹桃科。草本层常见的优势科为乌毛蕨科、禾本科、里白科、姜科。4、从物种组成数量来看,锥林中400 m2取样面积中物种种类的数量为53.5±18.5、属的数量为40.5±17.5、科的数量为29.5±11.5种。不同群系之间的R、H'、D、Jsw4个多样性指数的比较得出,各群系之间物种多样性差距不大。锥属各群丛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R、H'、Jsw与纬度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性,D与纬度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灌木层物种的生态优势度与纬度存在显著负相关。5、通过对不同群系各群丛组对间群落相似性分析得出,锥林群系各群丛间相似性数值范围从3%-63%不等,多数集中在20%-40%之间。甜槠群系、米槠群系、罗浮锥群系内各群丛的群落相似性相对较高,物种组成比较稳定。甜槠群系与其他锥属群系相似性均值最高,可能由于其生境适应范围更广,这也是甜槠群系为全福建省广布的优势常绿阔叶林类型的原因。6、从锥属种群在不同样地中的存在度和种群间的种间联结指数来看,样地内福建常见锥属植物有13种。其中存在度最高的甜槠,其次为栲、罗浮锥和米槠。锥属种群各种对间,甜槠和栲共存的几率最高,其次依次分别为罗浮锥和甜槠、米槠和栲、鹿角锥和甜槠。
【图文】:

保护区,样地,地理位置,峨嵋峰


第2章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逡逑2.2.1.2样方数据收集整理逡逑补充样地分析所用的数据来源于本单位多年累积的样方资料,包括本单发表和己发表的福建省各自然保护区科考报告[75—82]和相关文献[83—87]内的样据。分别位于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梁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山),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宝岩),黄楮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楮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虎伯寮),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戴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藤山),茫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茫荡山),牛姆林国家然保护区(牛姆林),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闽江源),峨嵋峰国家级自护区(峨嵋峰),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武夷山)。选取调查面积为4个mxlOm的数据量,参照《中国植物志》重新核定物种名称。逡逑*

蒲桃,甜槠,里白,显著度


这两种针叶树以及落叶灌木杜楩■?//???>_),层逡逑间植物较少。逡逑样方内乔木层分为2个亚层,,乔木上层甜槠占绝对优势,重要值远高于其他逡逑树种,胸径最大达60邋cm,平均胸径为32.84邋cm,相对显著度达76%。在样地内逡逑分布均匀,各径级均有生长,且幼树、幼苗更新良好。伴生有杉木、冬青(/toe逡逑pwr/iwrea)、鼠刺乔木下层以华南蒲桃(办为逡逑优势种。而灌木层的华南蒲桃、杜_1和新木姜子(A/eo/toeaawra/a),三者的株数逡逑和重要值相近,从整体来看可知华南蒲桃为该样地最优势的灌木。草本植物以里逡逑白为主,呈块状不均勾分布,其他草本偶见。层间藤本以尖逡逑叶辕契(SW/oxw/rawemh)为主。逡逑样方内乔灌层出现其他锥属植物为罗浮锥1种,乔木层1株,幼苗幼树6株。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718.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晖;方炎明;杨青;陈晓;袁发银;徐辉;何立恒;严靖;陈婷婷;余朝健;徐海根;;武夷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样地的群落特征[J];生物多样性;2015年04期

2 金慧;赵莹;赵伟;尹航;秦立武;崔凯峰;李晓杰;黄祥童;;长白山牛皮杜鹃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海拔梯度变化及相似性[J];生态学报;2015年01期

3 杨晓东;阎恩荣;张志浩;孙宝伟;黄海侠;Ali ARSHAD;马文济;史青茹;;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演替阶段共有种的树木构型[J];植物生态学报;2013年07期

4 程瑞梅;王瑞丽;刘泽彬;封晓辉;王晓荣;肖文发;;三峡库区栲属群落主要乔木种群的种间联结性[J];林业科学;2013年05期

5 白玉宏;毕润成;张钦弟;;山西五鹿山自然保护区辽东栎群落木本植物种间数量关系[J];生态学杂志;2012年08期

6 史小玲;薛立;任向荣;冯慧芳;郑卫国;傅静丹;;华南地区4种阔叶幼苗水分胁迫条件下的抗旱性初探[J];林业科学研究;2011年06期

7 孔祥海;李振基;;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学特征[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8 马克平;;监测是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的有效途径[J];生物多样性;2011年02期

9 吴征镒;孙航;周浙昆;李德铢;彭华;;中国种子植物区系地理[J];生物多样性;2011年01期

10 陈圣宾;欧阳志云;徐卫华;肖q

本文编号:26851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26851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8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