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农田防护林路渠三维参数化建模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31 01:59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由辅助制图向辅助设计方向发展,参数化设计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相关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建筑及城市规划领域。本文将参数化设计理论与方法引入到土地整治规划设计中,针对农林场景的特性提出适合农林工程对象的参数化建模方法。土地整治规划中的道路、灌溉渠道、防护林与周边环境中密切相连,基于单体工程的设计难以对整个场景进行综合设计。而借助3D GIS技术,设计人员不仅可以整合各种来源的真实地理数据快速设计出最优的规划方案,而且能够充分利用GIS的分析功能进行数据分析。本文主要从田间道路、灌溉渠道、防护林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为解决土地预分方案制定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elaunay三角化和二分查找法的地块分配算法。首先生成待分配地块的最小边界几何(Minimum Bounding Geometry,MBG),对MBG进行三角剖分;其次在地块内通过累加三角形的面积执行查找,接近合同面积时采用二分查找法进行微调;最后遍历项目区内所有地块直至生成土地预分配方案。通过对算法进行编程实现,以研究区的土地整治项目为例对算法的可行性进行验证,并从分配效率、精度和形状指数3个方面对结果进行量化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满足自动创建和动态调整土地分配方案的需求。(2)针对田间道路纵横交错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GIS数据的参数化建模方法。以矢量道路中心线为平面线形数据,以田间道路设计规范、规程为知识规则,实现田间道路的自动化建模。首先,对于弯曲的田间道路,对其进行曲线拟合;其次,从道路中心线提取交叉点,在交叉点处根据道路结构和参数采用中心线平移法生成交叉口模型;最后,基于地形编辑将道路网模型与地形进行无缝融合,最终建立地物一体化模型。实例分析表明,参数化建模具有灵活高效的特点,应用参数化建模方法能够快速建立符合工程规范的三维田间道路网。(3)针对灌溉渠系断面多样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参数化的渠系三维建模方法。首先,以渠道三维中心线和横断面参数为基础,采用横断面放样法生成单体模型、中心线平移法生成渠道交叉口;其次,基于模型运算将上下级渠道组合在一起;最后,基于地形编辑将渠道模型与周围地形进行无缝集成。实现了包含多种断面类型的渠系三维模型在真实坐标下的设计与展示,解决了渠道交叉、分支以及与地形分离的问题,取得了较高的土方量计算精度。实例分析表明,应用参数化建模方法能够基于真实的地理数据建立三维场景,提高了建模效率和模型精度。(4)针对当前农田防护林规划设计难以自动建模和三维展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库的农田防护林自动配置方法。将道路、渠道、田块的布局所形成的约束条件构建成规则库,设计了带状或块状防护林的自动配置算法。通过构建植被模型库,实现了农田防护林随机或者按照一定的规则自动配置。实例分析表明,基于模型库和规则库建立防护林模型有利于提高防护林配置的规范性和效率,所建立的模型库和规则库可以满足重复利用的需求。
【图文】:

概况,东西湖区,地理坐标,街道


地理坐标为113°53'?114°3(TE,邋30°3f?30°47”。东西湖区下辖12个街道、7个管逡逑理处,全境总面积达499.71邋km2,东西长38邋km,南北宽22.5邋km。研究区的位置如逡逑图1.2所示。逡逑8逡逑

参数化,三维模型,特征操作


农田防护林路渠三维参数化建模方法研究型是由单体模型构成组合模型时所需要进行的操作,包括布尔运算、规则分布成和扫描体。特征操作约束用于对不同的特征操作类型进行约束,,如对模型行合适的尺寸约束。对地物进行三维参数化表达所需要的参数如图2.1所示(2014)。逡逑参数表达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727.24;S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沙鹏;;关于生态经济型农田防护林建设思考[J];吐鲁番科技;2001年01期

2 李庆东;;浅谈生态环境中农田防护林发展与作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9年14期

3 张红丽;仝文静;;生态脆弱区农户对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认知的分析[J];北方园艺;2019年19期

4 于凤静;;农田防护林的栽培与管理[J];农民致富之友;2018年08期

5 苏桂义;;浅析玉田县农田防护林防风作用效果[J];防护林科技;2018年07期

6 谭春明;;彰武县农田防护林效益分析[J];江西农业;2018年22期

7 于颖;杨曦光;范文义;;农田防护林防风效能的遥感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16年24期

8 朱会敏;;浅析农田防护林的功效[J];农民致富之友;2017年05期

9 左忠;潘占兵;王宁庚;周景玉;;宁夏引黄灌区农田防护林网更新技术与对策[J];宁夏农林科技;2017年01期

10 常忠宝;;农田防护林[J];奋斗;201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胜涛;;农田防护林对农作物增产的试验与简析[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2 侯彦林;贺红士;;农田防护林景观生态功能的遥感研究[A];青年生态学者论丛(一)[C];1991年

3 颜景红;;浅析放牧对农田防护林下草地的影响[A];辽宁省植物保护学会、辽宁省昆虫学会2011年学术交流研讨会(西安)论文集[C];2011年

4 王力;;绿洲农田防护林网内土壤水分特征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生态气象业务建设与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5 曹兵;宋丽华;李生红;姬学龙;许浩;;农田防护林带混交类型对光肩星天牛危害的影响[A];首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关君蔚;;新疆的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A];西部大开发,建设绿色家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史册;范文波;尚熠;高福红;;玛纳斯河流域箭杆杨耗水过程监测与灌溉制度研究[A];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与生态灌区建设(上)[C];2010年

8 张锦春;赵明;汪杰;;民勤绿洲边缘区防护林带根系分布特征研究[A];中国治沙暨沙产业研究——庆贺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成立10周年(1993-2003)学术论文集[C];2003年

9 徐承强;;苏联荒地开垦与风蚀防治借鉴[A];中国土地科学二十年——庆祝中国土地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0年

10 白万全;何全发;;抗旱造林技术在中德合作宁夏造林项目中的应用[A];宁夏回族自治区林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沫;我省启动中西部农田防护林网修复完善工程[N];吉林日报;2019年

2 魏静 记者 张力军;我省启动中西部农田防护林网修复完善工程[N];吉林日报;2019年

3 记者 张培琪;围绕总目标 查找问题补短板 强化责任抓落实[N];塔城日报(汉);2019年

4 本报通讯员 郭建鑫;修复农田防护林网 增加贫困群众收入[N];四平日报;2019年

5 记者 齐鸣;哈尔滨今年将人工造林3.8万亩[N];哈尔滨日报;2017年

6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农田防护林建设管理条例[N];巴音郭楞日报(汉);2013年

7 记者 李伶;我州农田防护林建设有法可依[N];巴音郭楞日报(汉);2013年

8 实习生 姜雨竹 记者 石巍;农田防护林“开禁”[N];吉林日报;2005年

9 记者 田宜龙 实习生 赵文心;将改扩建农田防护林1000万亩[N];河南日报;2011年

10 刘金辉;河南农田防护林体系庇护面积达8500万亩[N];中国绿色时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其洋;农田防护林路渠三维参数化建模方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9年

2 李春静;基于GIS的建湖县农田防护林空间配置及发展规模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3 关德新;农田防护林体系空气动力效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1998年

4 梁万君;吉林省西部农田防护林生态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5 尹昌君;黄淮海农田防护林体系水分利用同步测算模型与应用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6 杨斯玲;国家商品粮基地防护林规划设计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马利强;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农林复合系统持续经营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8 李春平;农田防护林带分维疏透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9 万涛;招引保护大斑啄木鸟自然控制光肩星天牛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10 赵东;不同宽度杨树农田防护林带树冠结构特征[D];河南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金强;绿洲节水模式下农田防护林的水分利用特征[D];石河子大学;2019年

2 程鹏飞;基于农户视角的新疆农田防护林承包意愿调查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8年

3 孙家兴;典型黑土区杨树农田防护林带下土壤理化性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8年

4 于微;基于作物倒伏遥感监测的农田防护林防风效能评价[D];东北农业大学;2018年

5 郑波;南疆基于果树为防护目标的农田防护林结构及林网优化[D];石河子大学;2017年

6 滕慧奇;新疆玛纳斯县农田防护林经营问题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7年

7 康茜;基于林权视角下新疆农田防护林经营模式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7年

8 义鑫;新疆兵团第二师21团农田防护林的管护模式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7年

9 彭帅;河北坝上农田防护林带结构配置及防护效益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10 鲍玉海;黄河故道冲积沙地农田防护林网防护效应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890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26890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2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