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太原城市绿地景观格局时空动态变化研究及其驱动力分析

发布时间:2020-06-02 21:41
【摘要】:城市绿地作为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因素,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城市绿地的景观格局及其时空动态变化进行探究,以期为城市生态格局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太原绕城高速公路以内作为研究范围,以城市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996年、2006年和2015年遥感影像数据进行解译后获得景观分类图,借助ArcGIS10.4软件对不同时期景观类型结构变化和城市绿地景观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利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Fragstats4.2软件对城市绿地景观的破碎化程度、斑块形状变化和景观多样性进行分析。通过划分南北和东西两条样带,利用移动窗口法对城市绿地的景观格局指数进行梯度分析。最后,对太原城市绿地景观变化的驱动力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1996年太原市绿地占比为21.64%,2006年为30.60%,2015年为35.41%,城市绿地景观所占比例呈现逐年提高的态势。2.通过对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表明:1996-2006年间新增的城市绿地主要来源农业用地,所占比例为39.10%:2006年之后,新增的城市绿地主要来源于城市建设用地,所占比例为26.61%;而失去的城市绿地主要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在2006年之前转化的面积为2165hm2,2006年之后转化的面积为3444hm2,一定程度上表明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是城市绿地失去的主要原因。3.1996-2015年间,城市绿地的破碎化程度降低,斑块的连通性提高;斑块形状趋于不规则,各种景观类型所占的比例差异在扩大,景观多样性降低。4.通过利用地统计学中的半方差分析法对研究区的景观指标进行运算,表明研究区的最佳滑动窗口半径为1500米。通过对南北和东西样带上的景观指标进行比较,样带上城市绿地景观变化与整体景观变化一致,随着时间发展,城市绿地所占比例在提高,破碎化程度在降低。5.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对太原城市绿地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得到以下模型:Y = 4.06E-16 + 0.451X1-0.19X10 + 0.099X11 + 0.099X12(R2=0.995,P0.05),第一产业、道路面积、房地产业和市辖区总人口是城市绿地覆盖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图文】:

遥感影像图,太原市,汾河,重工业


图2-1研究区遥感影像图逡逑Fig.2-1邋The邋remote邋sensing邋image邋of邋study邋area逡逑2.2自然地理概况逡逑太原市位于山西省中部,处于太原盆地的北端,汾河由南向北贯穿太原市全境。地逡逑理坐标为东经111。3(^?113°09'和北纬37°27?38°27之间,属温带性季风气候。地形逡逑主要以丘陵、山地和盆地为主,中南部为汾河冲积扇平原。其中,,平原1240平方公里,逡逑占总面积的17.7%;山地面积为363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2.0%;丘陵211平方公里,逡逑占总面积的30.3%。现辖6区1市3县,是中国重工业和能源基地之一。逡逑2.3社会经济概况逡逑太原市是全国重工业和能源基地之一,在201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31.09亿元,逡逑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258.85亿元,常驻人口为429.89万,城镇常驻居民人均可支配收逡逑入为25768元。近年来,随着太原市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较大逡逑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城市品质也在不断的提升。随着政府近年来对城逡逑

遥感影像图,城市绿地,农业用地,景观类型


3.2监督分类逡逑3.2.1分类系统的确立逡逑进行景观分类时,应客观、真实的反映研究区的真实状况,同时保证结果的可接受逡逑性,一般应遵循三个原则:即科学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和简屯性原则。木文依据2007逡逑年8月中平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全国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标准、研究区的自然景逡逑观特点和土地使用状况,将研究区景观要素主要分为4种景观类型,分R%是农业用地、逡逑城市绿地、城市建设用地和水体(如表3-2所示)。逡逑表3-2景观类型分类逡逑Tab.3-2邋The邋classification邋of邋landscape逡逑序号逦景观斑块类型逦逦逡逑1逦农业用地逦包括农田、水田逡逑2逦城市绿地逦草地、林地、浒木逡逑3逦城市建设用地逦包括城乡)WK点、If川地、交通)-丨丨地和未利叩地等逡逑4邋邋河流、水炸、湖泊逦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73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晖;许先升;付广;;海口市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15年03期

2 阳文锐;;北京城市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及驱动力[J];生态学报;2015年13期

3 巩杰;孙朋;谢余初;钱大文;贾珍珍;;基于移动窗口法的肃州绿洲化与景观破碎化时空变化[J];生态学报;2015年19期

4 吕中诚;康文星;;城市绿地系统社会服务功能及其评价研究综述[J];中国农学通报;2014年28期

5 刘吉平;赵丹丹;田学智;赵亮;刘家福;;1954—2010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驱动力[J];生态学报;2014年12期

6 张玲玲;赵永华;殷莎;房舒;刘晓静;蒲苗苗;;基于移动窗口法的岷江干旱河谷景观格局梯度分析[J];生态学报;2014年12期

7 李栋科;丁圣彦;梁国付;赵清贺;汤茜;孔令华;;基于移动窗口法的豫西山地丘陵地区景观异质性分析[J];生态学报;2014年12期

8 胡小飞;傅春;;南昌城市绿地系统生态调节服务功能价值动态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9 栾庆祖;叶彩华;刘勇洪;李书严;高燕虎;;城市绿地对周边热环境影响遥感研究——以北京为例[J];生态环境学报;2014年02期

10 范庆亚;吴国平;马庆申;陈功勋;崔敬涛;;基于GIS的临沂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梯度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建龙;刘旭;;基于3S技术的南京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研究[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想;大连主城区绿地景观格局与生态服务功能动态[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姜雪娇;基于遥感与GIS的城市绿地信息提取与空间格局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2 付红艳;南昌市城市景观格局演变和驱动力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938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26938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e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