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侧柏初级种子园花粉动态的遗传分析

发布时间:2021-04-29 14:13
  种子园的交配系统监测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就是对花粉动态的评估,授粉动态将直接影响到种子园遗传多样性及种子的遗传质量。本论文是通过分子遗传学鉴定、分析,对侧柏种子园的授粉动态进行评估,进一步指导种子园的升级改造和提高种子遗传品质。研究以河南省郏县侧柏无性系种子园为对象,补充开发了柏科植物通用的叶绿体微卫星分子标记(cpSSR),调查了该种子园亲本花粉产量,借助cpSSR和EST-SSR标记对种子园无性系和子代样本进行遗传分析和谱系重建,评估了侧柏初级种子园亲子代的遗传多样性和传粉特征。分析后得到主要结果如下:(1)获得了 26对cpSSR引物,设计的引物在柏科9个属的17个物种中都能成功扩增并有潜在多态性,这些引物为柏科物种提供很好的标记资源,且其单亲遗传的特点能让其成为森林遗传学研究和针叶树育种的重要工具;(2)种子园存在较高的异交率(98.60%)和花粉污染率(17.19%),子代群体等位基因多样性水平有所上升,但存在少量低频等位基因的丢失;(3)各无性系之间雄配子贡献存在明显不平衡,不同无性系与同一无性系的不同分株间的花粉产量差异都很大,花粉产量与授粉成功率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基于这... 

【文章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种子园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1.1.1 种子园交配系统研究
        1.1.2 种子园亲本配子贡献评估研究
        1.1.3 花粉污染的研究
        1.1.4 种子园遗传多样性评估研究
        1.1.5 种子园对交配系统的调控管理手段
    1.2 分子标记
        1.2.1 微卫星标记的概况
        1.2.2 微卫星标记的优缺点
        1.2.3 细胞器基因组SSR的应用
    1.3 研究树种简介
    1.4 侧柏育种研究概况
        1.4.1 侧柏育种现状
        1.4.2 本研究的目的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侧柏无性系种子园概况
    2.2 种子园花粉产量实地调查
    2.3 cpSSR分子标记的设计
    2.4 试验材料采集与处理
        2.4.1 柏科不同物种样本采集
        2.4.2 亲子代样本采集及萌发处理
    2.5 试验方法
        2.5.1 DNA的提取
        2.5.2 多态性叶绿体引物筛选
        2.5.3 PCR扩增与毛细管电泳
    2.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6.1 cpSSR适用性分析
        2.6.2 种子园授粉特征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无性系花粉量实地调查结果
    3.2 引物通用性和多态性分析
        3.2.1 SSR位点特征分析
        3.2.2 cpSSR在柏科中的通用性分析
        3.2.3 cpSSR在侧柏种子园遗传分析中的的应用
    3.3 种子园谱系重建结果分析
        3.3.1 遗传多样性分析
        3.3.2 交配系统分析和亲本分析
        3.3.3 花粉产量与雄性配子贡献的相关性
4 讨论
    4.1 e-PCR是预测SSR可否种间转移应用的关键工具
    4.2 叶绿体基因组的变异
    4.3 cpSSR以及它在侧柏育种群体的应用
    4.4 柏科交配系统特征分析
    4.5 亲子代遗传多样性变化
    4.6 配子贡献不平衡及其与花粉产量的关联性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侧柏种源遗传多样性分析[J]. 王玉山,邢世岩,唐海霞,冯殿齐.  林业科学. 2011(07)
[2]侧柏地理种源选择的研究[J]. 李书靖,何虎林,彭维娴,周建文,王芳,孔东升.  甘肃林业科技. 1998(01)
[3]侧柏种苗性状在群体各层次上的变异[J]. 陈晓阳,陈振丙,卢云凤.  林业科技通讯. 1992(06)
[4]侧柏球花的发端发育及物候学[J]. 董源,尹伟伦,王沙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2(01)
[5]侧柏染色体核型的试验[J]. 黄少甫,赵治芬.  林业科技通讯. 1984(04)

硕士论文
[1]河南郏县侧柏种源、家系及无性系遗传变异与选择[D]. 毛爱华.北京林业大学 2009
[2]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遗传多样性及其自由授粉子代父本组成研究[D]. 艾畅.南京林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1676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1676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f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