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氮沉降下毛竹响应不同磷环境的磷素利用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1 01:43
土壤磷环境关系着植物的生长发育,而近年来植物还面临着大气氮沉降的不断加剧,探明不同磷状况下植物对氮沉降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实生苗为材料,氮磷分别设置三个水平[N:0(无模拟)、30(低氮)、60(高氮)Kg N·hm-1·a-1;P:2.99(低磷)、20(适磷)、40(高磷)mg·Kg(-1)],开展为期一年的盆栽受控试验。结果表明:1)缺磷使实生苗株高、地径、叶面积与总生物量等均显著减小,而根冠比显著增大1.40倍;高磷下大部分生长性状与适磷无明显差异。模拟氮沉降后,三种磷状况下多数性状均受到氮素的促进作用,且高氮响应更强;新组织受促进作用大于老组织,而模拟氮沉降加速了低磷竹苗老枝上衰老叶的凋落。2)低磷苗木的磷吸收效率(PAE)较适磷显著降低70.8%,各部分磷累积量显著减少;新生茎、叶磷再吸收率(PRE)分别显著下降60.2%、26.9%;而磷利用率(PUE)显著扩大1.34倍,磷损失率(PL)显著上升54.9%。模拟氮沉降对三种磷环境的PAE和PUE均有提高,高氮作用明显;低磷...
【文章来源】: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磷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及其适应机制
1.1.1 植物形态磷适应机制
1.1.2 植物磷胁迫生理适应机制
1.1.2.1 低磷植物叶片磷素利用与分配特性
1.1.2.2 低磷酸性磷酸酶活性响应
1.1.3 植物磷胁迫分子适应机制
1.1.3.1 磷转运蛋白相关基因
1.1.3.2 磷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部位
1.2 氮沉降对土壤磷素的影响
1.3 氮沉降对植物磷素吸收的影响
1.4 小结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培养
2.2 试验设计
2.3 采样与指标测定
2.3.1 采样
2.3.2 指标测定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磷状况下毛竹实生苗生长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
3.1.1 模拟氮沉降对不同磷状况下毛竹实生苗形态的影响
3.1.2 模拟氮沉降对不同磷状况下毛竹实生苗生物量的影响
3.2 不同磷状况下毛竹实生苗磷素利用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
3.2.1 模拟氮沉降对不同磷状况下毛竹实生苗磷含量的影响
3.2.2 模拟氮沉降对不同磷状况下毛竹实生苗磷效率的影响
3.2.3 模拟氮沉降对不同磷状况下毛竹实生苗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3.2.4 模拟氮沉降对不同磷状况下毛竹实生苗磷组分的影响
3.3 不同磷状况下土壤磷素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
3.3.1 模拟氮沉降对不同磷状况下土壤pH及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3.3.2 模拟氮沉降对不同磷状况下土壤无机磷组分含量的影响
3.4 相关性分析
3.4.1 实生苗生长与磷效率的相关性分析
3.4.2 实生苗及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与磷效率的相关性分析
3.4.3 新生叶及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与磷组分的相关性分析
3.5 低磷与低磷高氮组根系转录组分析
3.5.1 根系总RNA的提取
3.5.2 序列比对结果统计
3.5.3 序列组装与注释
3.5.4 转录本表达量
3.5.5 表达量差异分析
3.5.6 细胞磷饥饿相关表达上调基因筛选
4 讨论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本文编号:3169894
【文章来源】: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磷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及其适应机制
1.1.1 植物形态磷适应机制
1.1.2 植物磷胁迫生理适应机制
1.1.2.1 低磷植物叶片磷素利用与分配特性
1.1.2.2 低磷酸性磷酸酶活性响应
1.1.3 植物磷胁迫分子适应机制
1.1.3.1 磷转运蛋白相关基因
1.1.3.2 磷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部位
1.2 氮沉降对土壤磷素的影响
1.3 氮沉降对植物磷素吸收的影响
1.4 小结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培养
2.2 试验设计
2.3 采样与指标测定
2.3.1 采样
2.3.2 指标测定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磷状况下毛竹实生苗生长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
3.1.1 模拟氮沉降对不同磷状况下毛竹实生苗形态的影响
3.1.2 模拟氮沉降对不同磷状况下毛竹实生苗生物量的影响
3.2 不同磷状况下毛竹实生苗磷素利用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
3.2.1 模拟氮沉降对不同磷状况下毛竹实生苗磷含量的影响
3.2.2 模拟氮沉降对不同磷状况下毛竹实生苗磷效率的影响
3.2.3 模拟氮沉降对不同磷状况下毛竹实生苗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3.2.4 模拟氮沉降对不同磷状况下毛竹实生苗磷组分的影响
3.3 不同磷状况下土壤磷素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
3.3.1 模拟氮沉降对不同磷状况下土壤pH及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3.3.2 模拟氮沉降对不同磷状况下土壤无机磷组分含量的影响
3.4 相关性分析
3.4.1 实生苗生长与磷效率的相关性分析
3.4.2 实生苗及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与磷效率的相关性分析
3.4.3 新生叶及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与磷组分的相关性分析
3.5 低磷与低磷高氮组根系转录组分析
3.5.1 根系总RNA的提取
3.5.2 序列比对结果统计
3.5.3 序列组装与注释
3.5.4 转录本表达量
3.5.5 表达量差异分析
3.5.6 细胞磷饥饿相关表达上调基因筛选
4 讨论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本文编号:31698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169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