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海南省广东松群落生态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9 20:13
  广东松是我国特有针叶植物,从热带到北亚热带均有分布,以广东、广西、贵州、湖南和海南为主要分布地区。海南的广东松林主要分布于中部的鹦哥岭、五指山和西南部的佳西岭,海拔1000~1800 m的高山上,其中以鹦哥岭和佳西岭最为典型。海南作为广东松分布的最南区域,对当地广东松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物种共存机制以及广东松种群的生存现状和发展状态等方面的研究,是十分具有科研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为此本研究采用植物群落调查法,分别于鹦哥岭选取3个样方,为1、2、3号样方,佳西岭选取1个样方,为4号样方,取样面积共14400 m2,对广东松群落结构特征、优势种群生态位、优势种种间关联性及群落稳定性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从群落物种组成看,泛热带和热带亚洲分布的科在海南的广东松林中占有明显的数量优势;由于海拔高度的不同,佳西和鹦哥岭两地广东松林植物组成也存在一定差异,前者由桃金娘科、茜草科、紫金牛科等热带中低海拔科属组成,而后者则主要由山茶科、山矾科、水龙骨科等热带高海拔科属伴生。在相似的取样面积下,海南广东松林的物种组成无论从维管植物数量或者是科属组成数量上都明显低于广东、广西等中心分布区,群落更... 

【文章来源】:海南大学海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海南省广东松群落生态学研究


图11号样方优势种群总体径级分布

径级分布,优势种群,样方,径级


?它径级都缺失,其径级出现极大断层,各龄级立木更新困难,当属于衰退型种群。??图2显示2号样方中,除厚皮香和海桐山矾缺失VI、W径级立木,以及广东??松种群仅存有IV、VD径级立木外,其它各优势种群的径级结构均趋于完整,无龄??级缺失现象;表明这些种群有持续的更新能力,各龄级立木能够得到相应的补充,??种群发展稳定。又从图可知,硬壳柯、海桐山矾、短序琼楠沿a??及凸脉冬青种群属于增长型种群;厚皮香、柄果柯、五列木、隐??脉红淡比和猴头杜鹃种群属于稳定型种群;广东松仅存有IV、VD径级立木,属衰??退型种群。3号样方中(图3),拟密花树和异形木仅存I、II、III径级,无大径??级树木;五列木和假赤楠诉/foWeww)缺失VD径级;广东松和黧蒴锥??分别缺失IV径级和VI径级;其余,线枝蒲桃、海南树参、陆钧??松和红柯的径级结构完整。其中线枝蒲桃、拟密花树、海南树参、异形木、五列??木、假赤楠和黧蒴锥种群属于增长型种群;陆钧松、红柯和广东松种群属稳定型??种群;无衰退型种群,表明这些种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继续作为群落的优势种??群存在。4号样方中(图4)

径级分布,优势种群,样方


图4?4号样方优势种群总体径级分布??Fig.4?Size?class?of?important?species?in?no.4?Pirws?kwangtungensis?plot??2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紫茎泽兰对四川省凉山州共生植物种间联结性及稳定性的影响[J]. 刘海,杜如万,王勇,陈玉蓝,吴叶宽,袁玲.  生态学报. 2017(15)
[2]鄂东北枫香林优势种群生态位特征[J]. 侯梅,贺勇,石林曌,余警,吴文昌,吴小鹤,周忠诚,王鹏程.  湖北农业科学. 2016(18)
[3]海南岛维管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现状[J]. 陈玉凯,杨小波,李东海,龙文兴.  生物多样性. 2016(08)
[4]海南本地野生维管植物区系研究[J]. 林泽钦,杨小波,陈玉凯,李东海,黄瑾,龙成,李丹,张萱蓉,刘子金.  热带作物学报. 2016(02)
[5]湖南莽山华南五针松群落特征[J]. 沈燕,罗江平,王旭,李家湘.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6(02)
[6]秦岭南坡松栎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种间联结性和相关性研究[J]. 张岗岗,王得祥,张明霞,刘文桢,郭小龙.  西北植物学报. 2015(08)
[7]篦子三尖杉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和种间关系[J]. 杨宗慧,郎学东,李帅锋,苏建荣.  林业科学研究. 2015(04)
[8]千岛湖马尾松群落种群生态位与种间联结[J]. 王秀云,朱汤军,徐高福.  浙江林业科技. 2015(03)
[9]森林群落物种组成对凋落物组成的影响[J]. 万春红,陶楚,杨小波,龙文兴,冯丹丹,周文嵩,杨琦.  生态学报. 2015(22)
[10]武夷山典型常绿阔叶林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J]. 丁晖,杨云方,徐海根,方炎明,陈晓,杨青,伊贤贵,徐辉,温小荣,徐鲜均.  生态学报. 2015(04)

硕士论文
[1]长白山区泥炭地苔藓植物生态位与种间联结对海拔梯度的响应[D]. 马进泽.东北师范大学 2013
[2]冀北山区混交林下植被生态位和种间联结分析[D]. 杨玉梅.河北农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927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3927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3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