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与小麦间作系统林冠层降雨再分配对地表径流和淋溶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0-24 03:23
[目的]探讨杨树林冠层降雨再分配对地表径流量、侵蚀量和淋溶量的影响,为农林间作系统削减水土流失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太湖流域杨树与小麦作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13年全年101场降雨的降雨量、林内穿透雨量、树干径流量的野外观测及对地表径流量、侵蚀量和淋溶量的样品收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①总降雨量为943.5 mm,林内总穿透雨量、树干径流量及截留量分别为796.2,7.3和140.0 mm,分别占总降雨量的84.4%,0.8%和14.8%。其中,降雨量<10 mm的中、小降雨发生最频繁,占总降雨场次的80.2%;②穿透雨量(R2=0.993)和树干径流量(R2=0.748 4)与林外降雨量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当降雨量大于5.5 mm时,树干开始产生径流;林冠截留率与降雨量呈负幂函数相关关系(R2=0.414 7);除了降雨量外,林冠截留率还与林冠叶面积指数有关;③间作系统林分密度越大,冠层叶面积指数越大,林冠层对径流量和侵蚀量的削减作用就越强。④单株杨树距离树干1.5 m处平均穿透雨量较0.5 m,7.5 m处...
【文章来源】:水土保持通报. 2020,40(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观测期间L1间作系统下降雨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苏南马尾松林分冠层水文过程对降雨的响应特征[J]. 杜妍,孙永涛,李宗春,韩诚,葛波,张金池,庄家尧.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9(06)
[2]河北省太行山4种经济林林冠层的水文效应[J]. 刘希庆,邢晓光,刘凤婵,刘斌,王淮亮. 水土保持通报. 2019(02)
[3]滇中高原常绿阔叶林对天然降雨雨滴动能的影响[J]. 曹光秀,赵洋毅,段旭,薛杨. 水土保持学报. 2018(03)
[4]青海大通白桦林冠层降雨再分配与冠层结构关系研究[J]. 黄团冲,贺康宁,王先棒.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8(03)
[5]水稻控制灌排模式的节水高产减排控污效果[J]. 俞双恩,李偲,高世凯,王梅,孟佳佳,汤树海. 农业工程学报. 2018(07)
[6]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与水环境保护[J]. 杨林章,吴永红.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8(02)
[7]耕作措施与氮肥对黑土流失及氮损失的影响[J]. 宿敏敏,王晓军,高洪生. 水土保持学报. 2017(06)
[8]六盘山半湿润区坡面华北落叶松林冠层截留的时空变化及空间尺度效应[J]. 刘泽彬,王彦辉,田奥,刘宇,邓秀秀,王晓,王亚蕊,于澎涛. 水土保持学报. 2017(05)
[9]宁夏六盘山半湿润区华北落叶松林冠层叶面积指数的时空变化及坡面尺度效应[J]. 刘泽彬,王彦辉,刘宇,田奥,王亚蕊,左海军. 植物生态学报. 2017(07)
[10]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and eutrophication assessment for a typical arid river—Fuyang River in northern China[J]. Wenqiang Zhang,Xin Jin,Dong Liu,Chao Lang,Baoqing Sh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7(05)
本文编号:3454476
【文章来源】:水土保持通报. 2020,40(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观测期间L1间作系统下降雨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苏南马尾松林分冠层水文过程对降雨的响应特征[J]. 杜妍,孙永涛,李宗春,韩诚,葛波,张金池,庄家尧.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9(06)
[2]河北省太行山4种经济林林冠层的水文效应[J]. 刘希庆,邢晓光,刘凤婵,刘斌,王淮亮. 水土保持通报. 2019(02)
[3]滇中高原常绿阔叶林对天然降雨雨滴动能的影响[J]. 曹光秀,赵洋毅,段旭,薛杨. 水土保持学报. 2018(03)
[4]青海大通白桦林冠层降雨再分配与冠层结构关系研究[J]. 黄团冲,贺康宁,王先棒.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8(03)
[5]水稻控制灌排模式的节水高产减排控污效果[J]. 俞双恩,李偲,高世凯,王梅,孟佳佳,汤树海. 农业工程学报. 2018(07)
[6]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与水环境保护[J]. 杨林章,吴永红.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8(02)
[7]耕作措施与氮肥对黑土流失及氮损失的影响[J]. 宿敏敏,王晓军,高洪生. 水土保持学报. 2017(06)
[8]六盘山半湿润区坡面华北落叶松林冠层截留的时空变化及空间尺度效应[J]. 刘泽彬,王彦辉,田奥,刘宇,邓秀秀,王晓,王亚蕊,于澎涛. 水土保持学报. 2017(05)
[9]宁夏六盘山半湿润区华北落叶松林冠层叶面积指数的时空变化及坡面尺度效应[J]. 刘泽彬,王彦辉,刘宇,田奥,王亚蕊,左海军. 植物生态学报. 2017(07)
[10]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and eutrophication assessment for a typical arid river—Fuyang River in northern China[J]. Wenqiang Zhang,Xin Jin,Dong Liu,Chao Lang,Baoqing Sh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7(05)
本文编号:34544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454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