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贵州石笔木种子特性及其萌发生理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19 18:56
  贵州石笔木Tutcheria kweichowensis Chang et Y.K.Li是常绿乔木,树形高大通直,材质优良,果实富含脂肪、蛋白质、VE、VC、茶多酚等,颇具开发利用价值。但由于其自然繁殖率低,散布受限,自然分布区狭窄,局部种群普遍,种群斑块约为100m2-30000 m2,各种群间通过扩散个体相互联系,已成为具有Meta-种群生态特征的珍稀濒危植物。在自然状态下,贵州石笔木结实率较低,种子深度休眠、萌发困难,林下更新幼苗少见。在不同的种群斑块中,5年生及以下幼苗所占比例的结果≦20%,野生种群已严重衰退,种群扩散困难。本文通过对贵州石笔木种子的生物学特性测定、种子内含抑制物质活性检测、种子休眠破除试验以及适宜种子萌发的温度、湿度和光照调控研究,测试分析了贵州石笔木种子萌发的内含抑制物质活性,发现了有效的休眠解除方法,揭示了贵州石笔木种子特性及其萌发生理的基本特征,筛选出了种子萌发与育苗栽培的适宜条件及其应用技术,取得如下研究结果,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贵州石笔木物种资源提供科学依据。(1)贵州石笔木种子肾形、黑褐色或深棕色、种壳...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贵州石笔木植物及其自然资源概况
    2 贵州石笔木植物资源的应用前景
    3 贵州石笔木的研究进展
    4 种子萌发障碍与休眠解除技术的研究
        4.1 种子萌发障碍的研究
        4.2 种子休眠解除的研究
    5 种子萌发抑制物质的研究
        5.1 种子萌发抑制物质的种类
        5.2 种子萌发抑制物质的特性
        5.3 种子萌发抑制物质的解除方法
    6 种子萌发生理生化的研究
        6.1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6.2 种子萌发的生理变化
    7 研究来源、主要内容及目的意义
        7.1 项研究来源
        7.2 项研究的主要内容
        7.3 项研究的目的意义
        7.4 项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贵州石笔木种子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贵州石笔木种子性状及形态特征
        2.2 贵州石笔木种子的吸水特性
        2.3 贵州石笔木种子的贮藏物质
        2.4 贵州石笔木种子的发芽率
        2.5 贵州石笔木种子生物学特征的相互关系
    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贵州石笔木种子内源抑制物质与活性检测及GC-MS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贵州石笔木种子不同处理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2.2 贵州石笔木种子内源抑制物质的GC-MS鉴定
    3 结论与讨论
        3.1 贵州石笔木种子的内源抑制物质及其生物活性
        3.2 贵州石笔木种子内源抑制物质的GC-MS鉴定
第四章 贵州石笔木种子休眠解除的试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理方法处理贵州石笔木种子的萌发试验及分析
        2.2 化学方法处理贵州石笔木种子的萌发试验及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贵州石笔木种子萌发生理特性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温度和光照对种子萌发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2.2 温度和光照对种子萌发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2.3 温度和光照对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含量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2.4 温度和光照对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含量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研究结果及问题讨论
    1 贵州石笔木种子的物理特性和休眠特征突出
    2 贵州石笔木种子的内源抑制物质丰富且功能作用明显
    3 贵州石笔木种子休眠的解除技术及其应用
    4 贵州石笔木种子萌发科学问题的讨论及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本文编号:38199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8199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a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