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辽东地区不同林龄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配特征

发布时间:2025-05-11 00:36
   为探明辽宁省东部地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及碳储量随时间变化规律,利用实测法,获得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过熟林4个龄级的植被生物量、土壤碳储量,并利用单木地上地下部分进行模型的建立。结果表明:单木水平上,各龄级单木各器官生物量从大到小排序均为树干、根系、树枝、树皮、树叶,均随林龄增加而增大;以胸径单一自变量构建了各器官及单株生物量幂函数模型,调整决定系数为0.701~0.931,根冠比模型决定系数为0.967 1,平均根冠比为0.17;林分水平上,各龄级乔木层生物量占植被层比例均超过70%,且随林龄增加而增大;单木含碳量,乔木层、灌木层、土壤碳密度均随林龄增加而增大,其中土壤碳库是植被碳库的1.58倍,在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发挥中占据重要地位;中龄林碳累积速率最高,森林抚育能够有效促进单木及林分碳储量快速积累,成熟林林分碳储量达到最大值。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图2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根冠比模型回归分析诊断图

图2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根冠比模型回归分析诊断图

图1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地下部分生物量与地上部分生物量关系表4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植被层生物量及其分配植被层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生物量/t·hm-2比例/%生物量/t·hm-2比例/%生物量/t·hm-2比例/%生物量/t·hm-2比例/%乔木层(4....


图3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单木及乔木层碳累积率与林分密度关系

图3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单木及乔木层碳累积率与林分密度关系

由表4和表5中单木含碳量除以林龄得各龄级单木碳累积率依次为0.86、3.06、2.46、4.83kg·株-1·a-1,林分乔木层碳累积率依次为1.49、5.47、4.68、3.82t·hm-2·a-1,二者与林分密度的关系见图3。单木和乔木层碳累积率在密度为640株·hm-2....


图1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地下部分生物量与地上部分生物量关系

图1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地下部分生物量与地上部分生物量关系

乔灌草及枯落物层生物量结果见表4。植被层总生物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大,且差异均显著,成熟林植被层总生物量分别是幼龄林、中龄林和近熟林的5.57、3.91、2.56倍。灌草层生物量也随林龄增加而增大;枯落物层生物量表现为中龄林最大,幼龄林最小,没有表现出随林龄增长的趋势,近熟林、成熟林....


图1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地下部分生物量与地上部分生物量关系

图1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地下部分生物量与地上部分生物量关系

乔灌草及枯落物层生物量结果见表4。植被层总生物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大,且差异均显著,成熟林植被层总生物量分别是幼龄林、中龄林和近熟林的5.57、3.91、2.56倍。灌草层生物量也随林龄增加而增大;枯落物层生物量表现为中龄林最大,幼龄林最小,没有表现出随林龄增长的趋势,近熟林、成熟林....



本文编号:40445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40445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3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