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稻草还田对土壤磷素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141.4;S5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焦骏森,郑世耘,张有明;麦草畏在小麦幼穗分化期使用对穗部生长的影响[J];农药;1988年06期
2 马兴祥;;河西春小麦幼穗分化期的形态特征、气象条件及管理措施[J];甘肃农业科技;1988年05期
3 马兴祥;;春小麦陇春8号幼穗分化期的形态[J];甘肃农业科技;1988年05期
4 谭中和;;杂交水稻对幼穗分化期和开花期缺水的反应[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1989年03期
5 ;晚稻幼穗分化期使用“七○一”的效果和认识[J];发酵科技通讯;1973年02期
6 谢春生,周修冲,姚丽贤;广东省土壤磷素状况及磷肥需求预测[J];土壤肥料;2003年01期
7 李祥娣,顾忠仪;水稻幼穗分化期的简易目测法[J];农业科技通讯;1994年06期
8 许自成;王林;肖汉乾;;湖南烟区烤烟磷含量与土壤磷素的分布特点及关系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7年03期
9 宇万太;姜子绍;马强;周桦;;不同施肥制度对作物产量及土壤磷素肥力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9年05期
10 赵平;普苑香;王自林;;昆明近郊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磷素含量及剖面分布特征[J];江苏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学梅;张磊;刘圣娟;;多元双重筛选回归法分析气候因子对临沂水稻产量因素的影响[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邱亚群;彭佩钦;侯红波;李恩尧;;旱地与水田土壤磷素的环境风险和控制[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下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朱静;李敏;滕泽栋;;外源有机酸对土壤磷有效性影响的研究进展[A];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6年
4 崔正忠;姜占文;;利用~(32)P示踪技术研究土壤磷素活化剂对大豆吸收土壤和肥料磷素量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土壤微生物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1年
5 李成学;郭建芳;谢春琼;李巍;;松华坝流域土壤磷素释放影响因素研究[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上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颜晓;王德建;张刚;彭小兰;;长期施磷稻田土壤磷素累积及其潜在环境效应[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下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张志剑;朱荫湄;;施磷水田田表排水磷素的流失(潜能)研究[A];第七次“土壤与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1年
8 于洋;尹洁;王晓燕;;北京石匣小流域坡地土壤磷素吸附与解吸特征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马廷臣;李泽福;夏加发;王元垒;赵宝;;不同生育期淹涝胁迫对不同品种水稻的影响[A];2010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0 夏丽丹;周垂帆;;添加不同水分与生物炭量对土壤磷素形态转化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A];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暨农田土壤污染与修复研讨会摘要集[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小萱;专家:有机肥完全替代化肥不可能[N];中国食品报;2017年
2 河北省农科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 贾良良 杨云马 刘孟朝;我省农田土壤肥力总体呈提升趋势[N];河北科技报;2017年
3 许秀成 侯翠红 赵秉强 张卫峰;没有磷就没有食物[N];中国化工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马爱平;新型磷肥让土壤磷素“动起来”[N];科技日报;2019年
5 记者 陈星;土壤磷素激活剂让棉花不缺磷[N];新疆科技报(汉);2008年
6 曹立耘;稻草还田作肥料 用法得当效果好[N];农民日报;2015年
7 李博;稻草还田好 方法须讲究[N];农资导报;2016年
8 湖南省土肥站推广研究员 刘如清;稻草还田好处多[N];湖南科技报;2005年
9 水稻栽培专家 严光彬;水稻涝灾如何补救[N];吉林农村报;2019年
10 何新全;稻草还田变废为宝[N];陕西科技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畅;不同灌溉方式设施土壤磷素流失特征及其机理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8年
2 吴启华;长期不同施肥下三种土壤磷素有效性和磷肥利用率的差异机制[D];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
3 林德喜;中国主要农业生态区长期施肥土壤磷素形态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4 曹宁;基于农田土壤磷肥力预测的我国磷养分资源管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5 孔庆波;基于GIS我国农田土壤磷素管理及磷肥需求预测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6 冯晨;持续淋溶条件下有机酸对土壤磷素释放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2年
7 廖文华;河北省农田土壤磷素转化、平衡与产量效应[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8 薛巧云;农艺措施和环境条件对土壤磷素转化和淋失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9 王斌;土壤磷素累积、形态演变及阈值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10 刘骁劏;秸秆还田方式与施肥对水稻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家睿;寒地稻草还田对土壤磷素及水稻产量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6年
2 佟书宇;设施土壤磷素积累对番茄钙素生物有效性及抗病性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3 哈小丽;不同种植模式的土壤水分、养分和果实产量、品质的比较[D];塔里木大学;2018年
4 刘海;亚热带耕地土壤速效磷含量与淋失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7年
5 崔会会;水稻苗期和幼穗分化期与杂种优势相关的miRNA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5年
6 贺慧;蚯蚓对垄作土壤及水稻镉运转特性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7 宫彦龙;幼穗分化期喷施激素对水稻穗部性状及株型性状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8 关春林;长期施肥褐土土壤磷素变化规律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9 刘迪;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土壤磷组分及其有效性对穿透雨改变的响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10 陈莹;离子界面反应对土壤磷迁移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257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2625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