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区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7 16:08
本文通过对九龙坡区土壤重金属铅(Pb)、镉(Cd)、砷(As)、汞(Hg)含量的采样分析,运用地统计学方法、随机森林算法、内梅罗指数法,以及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九龙坡区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变异性、空间分布特征。讨论了不同影响因子对其含量的影响,包括地质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理化性质、地形等。并且对九龙坡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1)通过对九龙坡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变异性分析可知,该地区土壤铅、镉属强变异性,砷、汞属中等变异性,变异性大小依次为Cd>Pb>As>Hg。通过全局趋势分析、变异函数拟合,确定Pb、Cd的最适插值模型为对数变换克里格,As、Hg的最适插值模型为普通克里格。从插值结果来看,华岩镇、含谷镇铅、砷、汞含量较高,含谷镇、西彭镇镉含量较高。(2)通过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质类型下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的分析可知,Pb、Cd、As、Hg在水田、旱地、菜地、果园中的含量差异并不明显;而地质类型对As含量的影响非常显著。(3)通过对九龙坡区土壤重金属含量与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铜、有效铁、有效锌...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关于土壤铅的研究进展
1.2 关于土壤镉的研究进展
1.3 关于土壤砷的研究进展
1.4 关于土壤汞的研究进展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和意义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3.1.2 自然资源概况
3.2 数据收集
3.2.1 土壤农化骨干样
3.2.2 数字高程模型
3.3 研究方法
3.3.1 地统计学方法
3.3.2 地形指数计算方法
3.3.3 随机森林方法
3.3.4 K均值聚类法
3.3.5 内梅罗指数法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统计分析
4.2 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变异分析
4.2.1 全局趋势分析
4.2.2 变异函数的拟合
4.3 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结果
4.4 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分析
4.4.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
4.4.2 不同地质类型下的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
4.4.3 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4.4.4 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地形的关系
4.5 土壤重金属含量影响因子的相对重要性分析
4.5.1 土壤有效铅含量影响因子的相对重要性分析
4.5.2 土壤有效镉含量影响因子的相对重要性分析
4.5.3 土壤有效砷含量影响因子的相对重要性分析
4.5.4 土壤全汞含量影响因子的相对重要性分析
4.6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安徽某燃煤电厂周边土壤汞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J]. 单平,伍震威,黄界颍,唐晓菲,汪家源. 中国环境监测. 2015(05)
[2]大气汞来源、去向与形态分布研究概述[J]. 王立辉,严超宇. 现代化工. 2015(08)
[3]砷污染土壤磷酸盐淋洗修复技术研究[J]. 陈灿,陈寻峰,李小明,杨麒,钟振宇,谢伟强,邓琳静. 环境科学学报. 2015(08)
[4]污染场地土壤中Cd人体可给性影响因素及对筛选值的影响[J]. 钟茂生,彭超,姜林,韩丹,夏天翔,姚珏君,郑迪. 中国环境科学. 2015(07)
[5]基于土壤水分变化的砷与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关系探讨[J]. 谢伟,王紫泉,曹永昌,张笑,韦革宏,和文祥. 环境科学学报. 2015(10)
[6]不同三维模型对铅酸蓄电池污染场地土壤Pb空间分布预测的影响[J]. 刘庚,王尚义,牛俊杰,张朝,赵鑫,郭观林. 中国环境科学. 2014(12)
[7]柠檬酸对砷污染土壤的萃取优化条件实验研究[J]. 郑景华,乔利敏,范荣桂,韩爽,刘志斌. 地球与环境. 2014(06)
[8]我国典型城市大气汞污染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J]. 李林,周启星. 生态毒理学报. 2014(05)
[9]西藏土壤汞的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J]. 祝玉杰,张毅强,刘明,陈来国,何秋生,叶芝祥,孙家仁. 生态环境学报. 2014(09)
[10]文山三七(Panax notoginseng)种植区土壤As空间分布特征及理化性质对三七As含量的影响[J]. 祖艳群,孙晶晶,郭先华,闵强,冯光泉,吴炯,杨留勇,李元. 生态环境学报. 2014(06)
硕士论文
[1]黄土区露天煤矿排土场复垦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变异性研究[D]. 杨睿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
[2]淮北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与风险评估[D]. 汪芳芳.合肥工业大学 2014
[3]土壤有机质采样点布设及空间插值方法对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影响研究[D]. 李云辉.福建农林大学 2013
[4]外源铜和铅在我国四种土壤中的形态转化分析[D]. 王淑雨.河南大学 2010
[5]区域土壤属性空间变异特征研究与模型的建立[D]. 张捷.华中农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03798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关于土壤铅的研究进展
1.2 关于土壤镉的研究进展
1.3 关于土壤砷的研究进展
1.4 关于土壤汞的研究进展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和意义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3.1.2 自然资源概况
3.2 数据收集
3.2.1 土壤农化骨干样
3.2.2 数字高程模型
3.3 研究方法
3.3.1 地统计学方法
3.3.2 地形指数计算方法
3.3.3 随机森林方法
3.3.4 K均值聚类法
3.3.5 内梅罗指数法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统计分析
4.2 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变异分析
4.2.1 全局趋势分析
4.2.2 变异函数的拟合
4.3 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结果
4.4 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分析
4.4.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
4.4.2 不同地质类型下的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
4.4.3 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4.4.4 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地形的关系
4.5 土壤重金属含量影响因子的相对重要性分析
4.5.1 土壤有效铅含量影响因子的相对重要性分析
4.5.2 土壤有效镉含量影响因子的相对重要性分析
4.5.3 土壤有效砷含量影响因子的相对重要性分析
4.5.4 土壤全汞含量影响因子的相对重要性分析
4.6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安徽某燃煤电厂周边土壤汞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J]. 单平,伍震威,黄界颍,唐晓菲,汪家源. 中国环境监测. 2015(05)
[2]大气汞来源、去向与形态分布研究概述[J]. 王立辉,严超宇. 现代化工. 2015(08)
[3]砷污染土壤磷酸盐淋洗修复技术研究[J]. 陈灿,陈寻峰,李小明,杨麒,钟振宇,谢伟强,邓琳静. 环境科学学报. 2015(08)
[4]污染场地土壤中Cd人体可给性影响因素及对筛选值的影响[J]. 钟茂生,彭超,姜林,韩丹,夏天翔,姚珏君,郑迪. 中国环境科学. 2015(07)
[5]基于土壤水分变化的砷与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关系探讨[J]. 谢伟,王紫泉,曹永昌,张笑,韦革宏,和文祥. 环境科学学报. 2015(10)
[6]不同三维模型对铅酸蓄电池污染场地土壤Pb空间分布预测的影响[J]. 刘庚,王尚义,牛俊杰,张朝,赵鑫,郭观林. 中国环境科学. 2014(12)
[7]柠檬酸对砷污染土壤的萃取优化条件实验研究[J]. 郑景华,乔利敏,范荣桂,韩爽,刘志斌. 地球与环境. 2014(06)
[8]我国典型城市大气汞污染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J]. 李林,周启星. 生态毒理学报. 2014(05)
[9]西藏土壤汞的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J]. 祝玉杰,张毅强,刘明,陈来国,何秋生,叶芝祥,孙家仁. 生态环境学报. 2014(09)
[10]文山三七(Panax notoginseng)种植区土壤As空间分布特征及理化性质对三七As含量的影响[J]. 祖艳群,孙晶晶,郭先华,闵强,冯光泉,吴炯,杨留勇,李元. 生态环境学报. 2014(06)
硕士论文
[1]黄土区露天煤矿排土场复垦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变异性研究[D]. 杨睿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
[2]淮北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与风险评估[D]. 汪芳芳.合肥工业大学 2014
[3]土壤有机质采样点布设及空间插值方法对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影响研究[D]. 李云辉.福建农林大学 2013
[4]外源铜和铅在我国四种土壤中的形态转化分析[D]. 王淑雨.河南大学 2010
[5]区域土壤属性空间变异特征研究与模型的建立[D]. 张捷.华中农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037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103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