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江淮大豆育种种质苗期、成株期耐旱性鉴定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发布时间:2024-05-27 03:12
  大豆[Glycine max(L.)Merr.]起源于中国,是重要的植物蛋白质和食用油脂来源,作为油料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江淮地区是我国大豆重要产区,季节性干旱时常发生,发掘适合本地区种植的新材料及其耐旱基因十分必要。本研究选用210份江淮大豆育成新品种(系)及其部分亲本,于2015和2016两年进行旱棚盆栽试验,以苗期的地上部干重、株高、主根长、根干重4个性状的耐旱系数和成株期的地上部干重、株高、主茎节数、单株粒数、百粒重5个性状的耐旱系数为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值法和聚类分析分别对其苗期、成株期耐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筛选耐旱材料;进一步利用覆盖该群体的63513个SNP标记信息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连锁不平衡估计和群体结构分析,通过TASSEL V 5.2软件中的混合线性模型(PCA+K)对江淮大豆育种群体苗期、成株期的相关性状最优线性无偏估计值(BLUP)及其耐旱系数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江淮大豆育种种质苗期、成株期耐早性鉴定苗期试验:与正常供水相比,干旱胁迫下4个性状均显著降低,地上部干重、根干重、株高和主根长平均值分别减小54%、42%...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3对数似然函数值(a)与A?K值(b)??Figure?3-3?Plot?of?the?Ln^D)?value?(a)?and?A?K?value?(b)??

图3-3对数似然函数值(a)与A?K值(b)??Figure?3-3?Plot?of?the?Ln^D)?value?(a)?and?A?K?value?(b)??

采用STRUCTURE?V?2.3.4对197份江淮大豆育种种质进行群体结构划分。如图??3-3,对数似然函数值LnP?(D)随亚群数的增加而增加,但无明显峰值,不能确定适??宜的亚群数;利用A?K的方法,当K=2时(图3-3,b),A?K有明显的峰值。即当??K=2时,将197....


图3-6苗期耐旱相关性状干旱和正常供水条件下基因型效应值及其耐旱系数?

图3-6苗期耐旱相关性状干旱和正常供水条件下基因型效应值及其耐旱系数?

都位于Gm07上,在正常水分条件下未关联到SNP位点。地上部干重耐旱系数关??联到1个SNP位点,主根长耐旱系数关联到10个SNP位点。苗期耐旱相关性状干旱??和正常供水条件下BLUP效应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图3-6)。??36??


图3-7成株?

图3-7成株?

未关联到SNP位点。株高耐旱系数关联到3个SNP位点;主茎节数耐旱系数关联到??3个SNP位点;百粒重耐旱系数关联到5个SNP位点。成株期耐旱相关性状干旱和??正常供水条件下BLUP效应值及其耐旱系数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图3-7和图3-8)。??40??



本文编号:39826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9826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0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