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生长和免疫机能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0 11:14
鱼粉作为鲟鱼饲料中的主要蛋白源,因其价格持续升高,增加了鲟鱼养殖成本。与鱼粉相比,由于植物蛋白来源更广泛,价格更低廉,因此针对植物蛋白源的开发研究备受关注。目前,针对植物蛋白替代鱼粉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生长、饲料利用、机体营养组成的研究,而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后对鱼体氧化应激胁迫、呼吸代谢的研究报道较少。鉴于此,本研究以杂交鲟幼鱼为研究对象,采用动物营养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手段,从氨基酸平衡和营养能量学角度入手,以生长、饲料利用、肌肉营养组成、呼吸代谢和抗氧化机能等方面的参数为评价指标,以期有效提高鲟鱼幼鱼对植物蛋白的利用率,研究结果对饼粕类植物蛋白在鲟鱼饲料中的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1.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和肌肉营养组成的影响本试验研究了混合植物蛋白(豆粕:菜粕:棉粕=5:6:7)替代饲料中鱼粉对杂交鲟(Acipenser baerii♂×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的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和肌肉营养组成的影响。共设计了5种等氮、等能的饲料,分别以混合植物蛋白替代0%(FM60)、25%(FM45)、50%(FM30)、75%(FM15...
【文章来源】:贵州大学贵州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略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我国鲟鱼养殖现状及存在问题
1、我国鲟鱼养殖现状
2、存在的问题
3、贵州省鲟鱼养殖情况简介
第二节 主要饼粕类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在水产饲料中的研究现状
1、鱼粉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
2、寻找鱼粉替代蛋白源的意义
3、豆粕、棉粕和菜粕替代鱼粉对鱼类的影响研究进展
第三节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和肌肉营养组成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饲料
1.2 试验用鱼及养殖管理
1.3 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
2.1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饲料利用的影响
2.3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消化能力的影响
2.4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肌肉营养组成和游离棉酚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3.1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3.2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饲料利用的影响
3.3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消化能力的影响
3.4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肌肉营养组成和游离棉酚含量的影响
第三章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排氨率、耗氧率及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饲料
1.2 试验用鱼及养殖管理
1.3 排氨率、耗氧率测定
1.4 样品采集和酶活性测定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
2.1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排氨率、耗氧率的影响
2.2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肝脏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3 讨论
3.1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排氨率、耗氧率的影响
3.2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肝脏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第四章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免疫指标和HSP70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饲料
1.2 试验用鱼及养殖管理
1.3 样品采集和酶活测定
1.4 HSP70全序列
1.5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HSP70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
2.1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LSZ、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2.2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血清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2.3 HSP70 cDNA全长序列
2.4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肠道和肝脏HSP70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3 讨论
3.1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LSZ、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3.2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血清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3.3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肝脏和肠道HSP70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第五章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肠道及肝脏组织学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饲料
1.2 试验用鱼及养殖管理
1.3 仪器和试剂
1.4 样品采集
1.5 试验方法
2 结果
2.1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肠道组织学影响
2.2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肝脏组织学影响
3 讨论
3.1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肠道组织学的影响
3.2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肝脏组织学的影响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豆粕:国际大豆丰产格局依旧不变,多空因素交织价格低位振荡[J]. 韦震. 当代水产. 2016(02)
[2]2015年大豆市场形势分析与2016年展望[J]. 殷瑞锋,徐雪高. 农业展望. 2016(01)
[3]复合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对半滑舌鳎生长、生理生化指标和肠组织结构的影响[J]. 代伟伟,麦康森,徐玮,张彦娇,许丹丹,艾庆辉. 中国水产科学. 2016(01)
[4]棉粕替代部分鱼粉对黑鲷幼鱼消化酶活性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J]. 杨彬彬,华颖,肖金星,邵庆均.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5(04)
[5]豆粕和膨化大豆粉对鲤鱼生长及其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J]. 邢秀苹,杨欢欢,韦庆勇,吴莉芳,闫磊,全亚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12)
[6]五种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对花鲈血清生化指标、转氨酶活性及抗氧化应激参数的影响[J]. 付晶晶,黄燕华,曹俊明,王国霞,莫文艳,陈晓瑛,黄文庆. 湖北农业科学. 2015(20)
[7]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及添加牛磺酸对翘嘴鲌生长及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J]. 刘汝鹏,樊启学,全德文,赵忠波,何辉,胡伟华,吴巧婉,汪帆,张诚明,邵韦涵. 淡水渔业. 2015(05)
[8]小球藻替代鱼粉对鲫生长、体组成、肝脏脂肪代谢及其组织学的影响[J]. 石西,罗智,黄超,朱晓鸣,刘胥. 水生生物学报. 2015(03)
[9]微生物发酵对棉粕棉酚脱毒及营养价值影响的研究动态[J]. 张力莉,徐晓锋. 饲料与畜牧. 2015(04)
[10]膨化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比例对建鲤肌肉品质的影响[J]. 姜俊,胡肄,周小秋,银龙,冯琳,姜维丹,刘扬,赵叶. 动物营养学报. 2015(02)
博士论文
[1]利用豆粕替代花鲈饲料中鱼粉的潜力及机理[D]. 张艳秋.浙江大学 2014
[2]军曹鱼蛋白质需要量及菜籽粕、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的研究[D]. 骆艺文.中国海洋大学 2012
[3]皱纹盘鲍热休克蛋白70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应用[D]. 程培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6
硕士论文
[1]棉粕和花生粕在鲤鱼饲料中的应用效果评价[D]. 敬婷.西南大学 2015
[2]大黄鱼对豆粕和双低菜粕的耐受性研究[D]. 苗新.中国海洋大学 2014
[3]不同蛋白源饲料对团头鲂生长、消化、抗应激及基因表达的影响[D]. 邓伟.华中农业大学 2014
[4]花鲈和西伯利亚鲟利用植物蛋白源的差异及GH/IGF-I轴调节机制的比较研究[D]. 张志勇.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
[5]菜粕、棉粕在异育银鲫饲料中的合理应用研究[D]. 蒋春琴.上海海洋大学 2011
[6]玉米蛋白粉部分替代鱼粉对异育银鲫生长代谢和溶菌酶mRNA表达的影响[D]. 王军.上海海洋大学 2011
[7]植物性替代蛋白源在罗非鱼饲料中的研究与利用[D]. 仲维玮.华中农业大学 2010
[8]中华鲟幼鱼饲料中适宜替代鱼粉蛋白源和脂肪源研究[D]. 刘伟.华中农业大学 2010
[9]高碳水化合物水平日粮对异育银鲫生产性能、免疫及应激蛋白HSP70的影响[D]. 缪凌鸿.南京农业大学 2009
[10]水温和饵料对幼蟹氮及能量代谢、能量收支的影响[D]. 侯勇.苏州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79267
【文章来源】:贵州大学贵州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略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我国鲟鱼养殖现状及存在问题
1、我国鲟鱼养殖现状
2、存在的问题
3、贵州省鲟鱼养殖情况简介
第二节 主要饼粕类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在水产饲料中的研究现状
1、鱼粉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
2、寻找鱼粉替代蛋白源的意义
3、豆粕、棉粕和菜粕替代鱼粉对鱼类的影响研究进展
第三节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和肌肉营养组成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饲料
1.2 试验用鱼及养殖管理
1.3 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
2.1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饲料利用的影响
2.3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消化能力的影响
2.4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肌肉营养组成和游离棉酚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3.1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3.2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饲料利用的影响
3.3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消化能力的影响
3.4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肌肉营养组成和游离棉酚含量的影响
第三章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排氨率、耗氧率及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饲料
1.2 试验用鱼及养殖管理
1.3 排氨率、耗氧率测定
1.4 样品采集和酶活性测定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
2.1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排氨率、耗氧率的影响
2.2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肝脏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3 讨论
3.1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排氨率、耗氧率的影响
3.2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肝脏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第四章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免疫指标和HSP70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饲料
1.2 试验用鱼及养殖管理
1.3 样品采集和酶活测定
1.4 HSP70全序列
1.5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HSP70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
2.1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LSZ、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2.2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血清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2.3 HSP70 cDNA全长序列
2.4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肠道和肝脏HSP70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3 讨论
3.1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LSZ、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3.2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血清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3.3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肝脏和肠道HSP70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第五章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肠道及肝脏组织学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饲料
1.2 试验用鱼及养殖管理
1.3 仪器和试剂
1.4 样品采集
1.5 试验方法
2 结果
2.1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肠道组织学影响
2.2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肝脏组织学影响
3 讨论
3.1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肠道组织学的影响
3.2 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肝脏组织学的影响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豆粕:国际大豆丰产格局依旧不变,多空因素交织价格低位振荡[J]. 韦震. 当代水产. 2016(02)
[2]2015年大豆市场形势分析与2016年展望[J]. 殷瑞锋,徐雪高. 农业展望. 2016(01)
[3]复合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对半滑舌鳎生长、生理生化指标和肠组织结构的影响[J]. 代伟伟,麦康森,徐玮,张彦娇,许丹丹,艾庆辉. 中国水产科学. 2016(01)
[4]棉粕替代部分鱼粉对黑鲷幼鱼消化酶活性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J]. 杨彬彬,华颖,肖金星,邵庆均.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5(04)
[5]豆粕和膨化大豆粉对鲤鱼生长及其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J]. 邢秀苹,杨欢欢,韦庆勇,吴莉芳,闫磊,全亚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12)
[6]五种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对花鲈血清生化指标、转氨酶活性及抗氧化应激参数的影响[J]. 付晶晶,黄燕华,曹俊明,王国霞,莫文艳,陈晓瑛,黄文庆. 湖北农业科学. 2015(20)
[7]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及添加牛磺酸对翘嘴鲌生长及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J]. 刘汝鹏,樊启学,全德文,赵忠波,何辉,胡伟华,吴巧婉,汪帆,张诚明,邵韦涵. 淡水渔业. 2015(05)
[8]小球藻替代鱼粉对鲫生长、体组成、肝脏脂肪代谢及其组织学的影响[J]. 石西,罗智,黄超,朱晓鸣,刘胥. 水生生物学报. 2015(03)
[9]微生物发酵对棉粕棉酚脱毒及营养价值影响的研究动态[J]. 张力莉,徐晓锋. 饲料与畜牧. 2015(04)
[10]膨化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比例对建鲤肌肉品质的影响[J]. 姜俊,胡肄,周小秋,银龙,冯琳,姜维丹,刘扬,赵叶. 动物营养学报. 2015(02)
博士论文
[1]利用豆粕替代花鲈饲料中鱼粉的潜力及机理[D]. 张艳秋.浙江大学 2014
[2]军曹鱼蛋白质需要量及菜籽粕、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的研究[D]. 骆艺文.中国海洋大学 2012
[3]皱纹盘鲍热休克蛋白70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应用[D]. 程培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6
硕士论文
[1]棉粕和花生粕在鲤鱼饲料中的应用效果评价[D]. 敬婷.西南大学 2015
[2]大黄鱼对豆粕和双低菜粕的耐受性研究[D]. 苗新.中国海洋大学 2014
[3]不同蛋白源饲料对团头鲂生长、消化、抗应激及基因表达的影响[D]. 邓伟.华中农业大学 2014
[4]花鲈和西伯利亚鲟利用植物蛋白源的差异及GH/IGF-I轴调节机制的比较研究[D]. 张志勇.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
[5]菜粕、棉粕在异育银鲫饲料中的合理应用研究[D]. 蒋春琴.上海海洋大学 2011
[6]玉米蛋白粉部分替代鱼粉对异育银鲫生长代谢和溶菌酶mRNA表达的影响[D]. 王军.上海海洋大学 2011
[7]植物性替代蛋白源在罗非鱼饲料中的研究与利用[D]. 仲维玮.华中农业大学 2010
[8]中华鲟幼鱼饲料中适宜替代鱼粉蛋白源和脂肪源研究[D]. 刘伟.华中农业大学 2010
[9]高碳水化合物水平日粮对异育银鲫生产性能、免疫及应激蛋白HSP70的影响[D]. 缪凌鸿.南京农业大学 2009
[10]水温和饵料对幼蟹氮及能量代谢、能量收支的影响[D]. 侯勇.苏州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792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179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