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鲫鱼细菌性出血病临床诊治
发布时间:2025-06-20 04:52
<正>细菌性出血病又称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暴发性流行病,主要危害鲫、鲢、鳊、鲤、鲮等鱼,近几年鳜鱼细菌性出血病也呈常见性、多发性病害,流行时间为4-12月,有时暖冬的1-3月也会发生,适宜水温9~35℃,高峰期水温25~35℃。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51454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图1 病死鲫鱼漂浮在水面
发病池塘面积12亩,平均水深2米,配有两台功率为1.5千瓦的叶轮式增氧机。放养规格为20尾/千克的鲫鱼种15000尾、6尾/千克的草鱼种6000尾、4尾/千克的花白鲢鱼种各1000尾、10尾/千克的鳊鱼种2500尾,亩平均放养鱼种2125尾、208千克。池塘水质较浓,池....
图2 病鱼解剖
仔细巡查池塘四周,发现有病鱼在近岸慢游,共采到4尾病鲫鱼活体,现场解剖1尾,其余3尾采用水箱并用便携式增氧机气石增氧带回实验室。被解剖鲫鱼的外表症状为下颌、胸腹部、鳍条轻度出血,肛门稍红,鳃丝表面有黏液并附有少量污泥,腹腔有血水,肝脾部分弥烂,脏器难以分离,肠道有黄色液体(图2)....
本文编号:40514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4051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