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北京市道路地被植物的耐旱性和耐盐性评价

发布时间:2023-03-16 07:56
  为了对道路绿化应用中常见的地被植物的耐旱性和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本文通过盆栽干旱胁迫试验,对23种不同科属的地被植物的萎蔫系数、叶水势和光合指标进行了研究;通过人工控制盐胁迫试验,对18种不同科属的地被植物的生长状况和生理指标变化进行了研究,结论如下:(1)表征萎蔫点作为植物需水最低点,可以反映植物耐旱性强弱,通过对干旱胁迫下23种地被植物的表征萎蔫系数进行比较,得出23种地被植物耐旱性由强到弱依次为沙地柏、马蔺、景天三七、射干、五叶地锦、披针叶苔草、荷兰菊、大叶黄杨、小叶黄杨、麦冬、金叶女贞、石竹、小叶扶芳藤、金娃娃萱草、青绿苔草、八宝景天、狼尾草、金酒吧芒、紫叶小檗、婆婆纳、黑心菊、玉带草、月季。对青绿苔草、披针叶苔草、狼尾草、金酒吧芒、玉带草和麦冬6种草本植物连续10小时的植物叶水势观测表明,不同植物叶水势变化幅度不同,叶水势日均值越大则耐旱性越强,对6种植物叶水势日均值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麦冬﹥金酒吧芒﹥玉带草﹥青绿苔草﹥狼尾草﹥披针叶苔草,根据叶水势日均值判断植物的耐旱性和植物实际表现出来的耐旱性不完全一致,认为对亲缘关系较远的植物进行耐旱性比较时,植物叶水势不能准确反映植物...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地被植物的概念及主要特点
    1.2 北京地区常见的道路地被种类。
        1.2.1 矮灌木地被
        1.2.2 藤本地被
        1.2.3 草本地被
        1.2.4 蕨类地被
        1.2.5 矮竹地被
    1.3 植物耐旱性的研究进展
        1.3.1 地被植物耐旱性研究方法
        1.3.2 地被植物耐旱性指标及耐旱性的综合评价方法
        1.3.3 植物种类耐旱性研究现状
    1.4 植物耐盐性的研究进展
        1.4.1 地被植物耐盐性研究方法
        1.4.2 植物耐盐性研究现状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1.5.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地被植物耐旱性研究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指标测定及方法
        2.3.1 土壤含水量测定
        2.3.2 植物叶水势的测定
        2.3.3 光合测定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5 结果与分析
        2.5.1 干旱胁迫下23种地被植物三种萎蔫系数
        2.5.2 植物叶水势日变化及不同植物的叶水势差异
        2.5.3 干旱胁迫对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被植物耐盐性研究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耐盐性地被植物初步筛选
        3.2.2 四种耐盐地被植物耐盐阈值确定
    3.3 测定指标及方法
        3.3.1 盐害指数和盐害率
        3.3.2 生物量和根冠比的测定
        3.3.3 细胞膜透性的测定
        3.3.4 酶液提取方法
        3.3.5 丙二醛含量测定(硫代巴比妥酸法)
        3.3.6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测定(氮蓝四唑法)
        3.3.7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测定(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
    3.4 结果与分析
        3.4.1 盐害指数与盐害率
        3.4.2 盐胁迫对地被植物根冠比的影响
        3.4.3 盐胁迫对地被植物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3.4.4 不同盐浓度对地被植物3种生理指标的影响
        3.4.5 长期胁迫对地被植物3种生理指标的影响
        3.4.6 花盆底部渗出液电导率
    3.5 本章小结
结论与讨论
    1 结论
        1.1 23种地被植物耐旱性比较
        1.2 18种地被植物耐盐性比较
    2 讨论
        2.1 植物耐旱性与萎蔫系数之间的关系
        2.2 植物耐旱性与叶水势之间的关系
        2.3 植物耐旱性与光合指标之间的关系
        2.4 植物耐盐性与生长状况、生理指标之间的关系
        2.5 盐胁迫溶液的选择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本文编号:37629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37629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b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