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大庆及周围地区地震地质特征及危险区划分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4 10:51
  论文所选课题是针对大庆这样一个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能源基地,开展了大庆及周围地区地震地质特征的研究和危险区划分的研究。该研究工作收集整理了大庆及周围地区区域地震地质构造资料、地震活动性资料及地球物理场等资料。通过对区域地震的空间分布特征、时间分布特征及震源机制解的研究,对区域大地构造环境、地球物理场、新构造运动、断裂的活动性、现代地球动力学特征的研究,以及对地震危险性划分和地震动参数区划的研究,得出在区域大地构造上,大庆所处的吉—黑陆块是比较稳定的地质单元,松辽坳陷是该稳定陆块中新构造运动相对比较活跃的区域,主要表现为差异性沉降和抬升;松辽坳陷区内小震活动与本区其它地区比相对比较活跃;研究区内的断裂多为隐伏断裂,强震受北东和北西向两组断裂控制,两组断裂的活动水平相对较低等结论。依据区域地震活动性和区域构造活动的研究成果,结合相对地应力的测量结果,划分出21个地震危险区,并给出了大庆及周围地区50年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区划图和峰值加速度区划图等。同时给出了简单的监测预报方案。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方法技术路线
    1.5 主要研究成果
第2章 区域地震活动性
    2.1 区域台站、台网的地震观测资料
    2.2 区域地震空间分布特征
        2.2.1 中强地震空间分布特征
        2.2.2 小震空间分布特征
    2.3 地震活动的时间分布特征及未来活动趋势
        2.3.1 地震活动的时间分布特征
        2.3.2 东北地震区未来地震活动趋势分析
    2.4 区域地震震源机制及现代构造应力场
        2.4.1 震源机制解
        2.4.2 地应力测量
        2.4.3 断层活动特征
第3章 地震地质背景
    3.1 区域大地构造环境
        3.1.1 松辽坳陷(Ⅲ1)
        3.1.2 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槽地褶带(Ⅲ2)
        3.1.3 佳木斯台隆(Ⅲ3)
        3.1.4 乌苏里槽地褶带(Ⅲ4)
        3.1.5 延边槽地褶带(Ⅲ5)
    3.2 区域地球物理场与地壳结构
    3.3 区域新构造运动
        3.3.1 新构造运动的表现
        3.3.2 第四纪地层的基本概况
        3.3.3 本区新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
        3.3.4 新构造分区
        3.3.5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3.4 区域主要断裂的活动性分析
    3.5 区域现代地球动力学特征
        3.5.1 地壳及上地幔结构特征
        3.5.2 区域构造应力场特征
        3.5.3 区域地球动力学特征
        3.5.4 地震活动特征
    3.6 区域地震构造综合评价
        3.6.1 区域中强震发生的地质构造环境
        3.6.2 区域中强震发生的地球物理场环境
第4章 地震危险区划分和地震动参数区划
    4.1 相对地应力测量
        4.1.1 5km 相对地应力分布状态
        4.1.2 7km 相对地应力分布状态
        4.1.3 10km 相对地应力分布状态
        4.1.4 大庆地区及周边相对地应力分布状态
    4.2 地震危险区划分
        4.2.1 地震区、带划分
        4.2.2 地震危险区划分
    4.3 地震动参数区划
        4.3.1 地震烈度区划
        4.3.2 峰值加速度区划
    4.4 监测预报方案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本文编号:37424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7424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c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