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核科学论文 >

基于HEPS_N三维高效中子输运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0 23:59
【摘要】:核反应堆中子物理计算在反应堆设计和运行阶段都扮演着重要角色。高精度的堆芯计算能有效控制安全裕量、优化设计,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提升经济性,为反应堆安全运行提供重要支持等。基于扩散理论的两步法堆芯物理计算曾被广泛应用,但随着堆芯非均匀性的增强,计算精度受到巨大挑战。基于一阶输运方程的传统离散纵标方法又面临计算效率及存储的难题。偶阶输运方程相比一阶输运方程只需求解一半的角度空间,有效减小了计算存储、提升了计算效率,同时在有限元求解等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本论文采用偶阶输运方程的离散纵标法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引入偶阶角通量对称思想进行优化改进,开展高效偶阶离散纵标法HEPSN(High-efficiency Even-Parity Discrete Ordinates Method)的中子输运模拟方法研究,推动解决限制SN方法大规模工程应用的瓶颈问题,从而为高精度、高效率的中子输运模拟方法研究打下基础。本论文首先推导基于一阶输运方程的离散纵标法,在此基础上对二阶输运方程展开研究,通过横向对比3种二阶输运方程的优缺点,选择偶阶输运方程作为进一步研究对象。通过吸收二维情况下的一次对称优化思想,创新性的提出三维情况下的二次对称优化思想并用于偶阶输运方程,得到三维高效偶阶离散纵标方程,并对方程的边界条件、求积组及角通量重构进行推导及阐述。在深入理解理论基础上开发了高效偶阶输运程序系统,采用自设例题及国际基准题对程序及方法进行测试验证,同时对方法的适用性和稳定性进行全面分析。经过系统全面的测试,初步验证了HEPSN理论思想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基于HEPSN的三维高效中子输运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整合扩散理论和一阶输运理论的部分优点。由于对称优化思想的引入,高效偶阶离散纵标法具有特定的适应性,但在其适用范围内,相较一阶输运理论具有更高的效率、更好的鲁棒性以及需要更小的存储,而相较扩散理论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在大规模输运计算中,基于HEPSN的三维高效中子输运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L32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产;李茂生;;用综合核方法求解中子输运临界问题的误差分析[J];核科学与工程;2009年02期

2 谢仲生;J.J.Dorning;;三维中子输运方程离散纵标节块数值解法[J];核科学与工程;1986年04期

3 刘成安,黄文凯,田东风;介质运动对中子输运的影响及计算研究(二)———高速运动介质中中子输运问题[J];计算物理;1996年03期

4 刘庆杰;吴宏春;曹良志;;一维球形裂变系统二元随机介质中子输运数值求解[J];核动力工程;2011年02期

5 张颖,陈伟,陈立新;中子输运计算界面流方法的数学共扼方程[J];核动力工程;2005年02期

6 巨海涛;吴宏春;;强散射介质中子输运计算的角度相关附加再平衡加速算法[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9年01期

7 张颖,陈伟,谢仲生,陈立新;中子输运计算界面流方法的微扰计算[J];核动力工程;2005年03期

8 刘启伟;吴宏春;周永强;曹良志;;三维离散纵标中子输运稳态及瞬态动力学计算[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11期

9 柴晓明;姚栋;王侃;;基于特征线方法的三维中子输运程序(Ⅱ)——数值验证[J];核动力工程;2010年02期

10 汤春桃;张少泓;;一维特征线法中子输运程序开发及验证[J];核科学与工程;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刘庆杰;吴宏春;曹良志;;一维球形二元随机介质系统中子输运数值求解[A];第十二届反应堆数值计算与粒子输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杨yN罡;李兀景;;光中子输运特性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吴宜灿;李静惊;陈明亮;许德政;蒋洁琼;曹瑞芬;曾勤;龙鹏程;胡海敏;卢磊;李莹;丁爱萍;罗月童;汤正道;张俊军;邹俊;柏云青;FDS团队;;大型集成多功能中子学计算系统的研究进展[A];全国计算物理学会第六届年会和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黄伟兵;陈伦寿;吴宏春;;MCNP程序在多群中子输运计算中的应用[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6册)[C];2009年

5 吴宜灿;李静惊;陈明亮;FDS 团队;;大型集成多功能中子学计算与分析系统的研发进展[A];第三届反应堆物理与核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吴宜灿;李静惊;陈明亮;FDS团队;;大型集成多功能中子学计算与分析系统的研发进展[A];第三届反应堆物理与核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胡海敏;李静惊;吴宜灿;;多维中子输运SN计算程序辅助建模与计算结果可视化方法研究[A];第二届全国反应堆物理与核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王电喜;陈珍平;何桃;王国忠;曾勤;龙鹏程;胡丽琴;吴宜灿;FDS团队;;Visual BUS中基于MCAM的特征线中子输运方法的研究与实现[A];第五届反应堆物理与核材料学术研讨会、第二届核能软件自主化研讨会会议摘要集[C];2011年

9 司胜义;;节块内嵌S_N方法的算法研究及程序开发[A];全国计算物理学会第六届年会和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顺;基于HEPS_N三维高效中子输运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2 王超;多群中子输运蒙特卡罗伴随计算[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2年

3 汤青松;基于离散纵标方法R-Z几何下的中子输运程序开发[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4 刘同先;MCNP在中子输运问题计算中的影响因素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351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kxlw/26351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8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