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核科学论文 >

三维沟槽电极硅探测器器件性能仿真

发布时间:2020-05-16 06:20
【摘要】:硅探测器是是一种最通用的半导体探测器,以硅为探测介质,主要用作辐射探测器。硅探测器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抗辐照性能强、易于集成等特点,在高能粒子探测与X光检测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三维沟槽电极硅探测器是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在2009年提出的。这种探测器的两种电极(沟槽电极和中央柱状电极)都是通过蚀刻、离子注入的方法在硅体中形成的,它的一个电极以沟槽的形式围绕在另一个电极外面,如果用这种结构制作一个探测器阵列,探测器的电场分布更均匀,并且每一个单元不会受其他单元的影响。三维沟槽电极硅探测器自从被提出以后,还没有系统地对其I-V、C-V等电学特性进行仿真研究。本文以方形的三维沟槽电极硅探测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器件仿真,对其电场分布、漏电流、击穿电压、电容、全耗尽电压等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并将仿真结果与传统三维柱状电极硅探测器进行对比,探讨三维沟槽电极硅探测器的优势与不足之处,同时尝试改变其结构,以获得更好的器件性能。具体的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给三维沟槽电极硅探测器单元施加直流信号,通过改变掺杂浓度来模拟不同的辐照强度,获得该辐照强度下的电流-电压特性曲线,然后分析在不同电压条件下漏电流的大小,获得三维沟槽电极硅探测器的击穿电压。通过改变表面电荷密度,来获得不同表面电荷密度下的表面击穿电压。2.给三维沟槽电极硅探测器单元施加低频交流信号,获得其在不同辐照强度下的电容-电压曲线,通过对曲线的处理,可以获得三维沟槽电极硅探测器在不同辐照强度下的全耗尽电压,研究其变化趋势。通过改变三维沟槽电极硅探测器收集电极长度以及电极截面大小来寻找更小电容的结构。3.为了确认三维沟槽电极硅探测器性能的优越性,我们仿真了一个相似大小的三维柱状电极硅探测器,并对电学性能,包括电场分布、漏电流、电容、全耗尽电压等进行了比较。这些仿真结果为实际探测器设计提供了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L8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安利,周书华,柳卫平,,白希祥,司国建,李志常;二维位置灵敏硅探测器性能测试[J];原子能科学技术;1994年04期

2 赵有雄,郭忠言,詹文龙,周建群,郗洪飞,诸永泰,王金川,王晓秋;大面积两维位置灵敏硅探测器性能研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93年05期

3 尤乃谈,顾桂君,沈维生;p型超纯硅探测器[J];核技术;1983年02期

4 田新;肖无云;王善强;梁卫平;;α、β粒子在钝化注入平面硅探测器中的脉冲形状分析[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1年11期

5 李大庆,郭昭乔;平面工艺硅探测器的温度性能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1993年06期

6 尤乃谈;超纯P型硅探测器的制备和室温特性[J];核技术;1983年06期

7 丁洪林,张秀凤,张万昌;高阻硅和化合物半导体探测器的研制和应用[J];中国核科技报告;1995年S2期

8 林茂才;一种可测低能γ和X射线的高纯n型硅探测器[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89年04期

9 金同泰;;用于新一代导弹导引头的铂化硅探测器[J];航空兵器;1989年06期

10 卢朝晖,吴和宇,诸永泰,张保国,李祖玉,魏志勇,段利敏,王宏伟,肖志刚,胡荣江,靳根明,王素芳,陈陶,李湘庆,李智焕,柳永英,朱海东,陈克良;低能量沉积下位置灵敏硅探测器位置畸变的修正[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金州;;低漏电流大直径金硅面垒探测器[A];第五次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器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0年

2 杨银祥;J.Kemmer;;α探测器的辐射损伤[A];第7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1994年

3 田大宇;宁宝俊;马连荣;孟宪馨;邓珂;王玮;罗葵;张录;陈鸿飞;邹积清;施伟红;邹鸿;;敏感层100μm硅探测器的研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4 施志贵;;保护环结构高阻硅探测器[A];第十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5 施志贵;;降低高阻硅探测器漏电流的方法[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9)[C];1999年

6 施志贵;;降低高阻硅探测器漏电流的方法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施志贵;降低高阻硅探测器漏电流的方法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研究生部;2000年

2 陈建伟;三维沟槽电极硅探测器器件性能仿真[D];湘潭大学;2015年

3 丁浩;新型三维沟槽电极硅探测器电荷收集性能的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4 刘珍超;低功耗硅探测器前端读出电路设计与性能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663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kxlw/26663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0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