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核科学论文 >

预变形对Zr-Sn-Nb合金再结晶及时效析出行为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6 18:04
【摘要】:本文以Zr-0.85Sn-0.4Nb-0.4Fe-0.1Cr-0.05Cu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通道衬度像(ECC)、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多种表征手段,系统地研究了针对时效过程中的板条组织再结晶行为、再结晶晶粒尺寸、第二相形貌、分布演变、长大动力学以及析出规律,还研究了6%和12%预压缩变形对其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Zr-Sn-Nb合金淬火后在550-700℃时效过程中,其基体组织主要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时效初期的板条组织,另一种是随着温度的升高或保温时间的延长,由板条组织逐渐转变成的再结晶组织。板条组织的再结晶过程通过应变诱导晶界迁移(SIBM)机制来完成,再结晶后的组织保留了部分板条组织的取向差特征,且再结晶后原β晶界得到较完整地保留。(2)Zr-Sn-Nb合金在时效过程中的第二相析出与再结晶过程密切相关,随着板条组织再结晶的进行,第二相由时效初期的线型分布逐渐转变成随机化分布。当第二相充分析出后,其长大行为符合Kahlweit二阶长大动力学,其长大激活能为214 kJ/mol。透射结果分析显示,时效后的第二相种类主要有两种,分别是正交结构的Zr_3Fe(含有Cu元素)和六方结构的Zr(Fe,Cr,Nb)_2(C14-Laves相),且Zr_3Fe粒子的尺寸普遍比Zr(Fe,Cr,Nb)_2大。(3)引入预变形可以加速板条的再结晶过程,使其在较低的温度和较短的保温时间下完成,能细化再结晶晶粒,且12%预变形比6%的细化作用更显著。与未引入预变形不同,预压缩变形的板条通过亚晶合并长大机制进行再结晶,再结晶组织与板条组织间取向差特征无相似之处,原β晶界有逐渐消失的迹象。引入预变形还可以促进第二相粒子的弥散化分布,第二相粒子的平均尺寸减小。预变形使合金的第二相长大激活能略有降低,6%预压缩变形后的第二相长大激活能为203kJ/mol,12%预变形后为202 kJ/mol,但引入预变形不会对Zr-Sn-Nb合金在时效过程中析出的第二相种类产生影响。
【图文】:

形核,形核机制,亚晶,再结晶


5粒较细小的方向弓出,而被这一段晶界扫过的区域,位错密度会发生改变,降低之后成为无畸变的等轴新晶粒,形成再结晶晶核(如图1.1(b)所示),这种晶界形核机制称为晶界凸出形核机制,,也称为应变诱发晶界迁移(Strain Induced GrainBoundary Migration, SIBM)。Rumball和Coleman[18]的研究发现,经β淬火后的Zr-1.25Cr-0.1Fe 合金,其再结晶过程是通过应变诱发晶界迁移来形核的。而在Jedrychowski[19]的研究中,经17%压缩变形后的Zr702合金,其再结晶过程中也是应变诱发晶界迁移导致的,作者还用Monte Carlo模型进行模拟

二元合金相图,变形度,再结晶晶粒,金属的


金元素也可以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这是因为合金元素一方面可以增加金属的变形储存能,另一方面会阻碍晶界的运动。图1.2 金属的变形度对再结晶晶粒大小的影响Fig. 1.2 The effect of deformability on recrystallization grain sizes1.3 锆合金中的第二相锆合金中添加的合金元素主要有Fe、Cr、Nb、Cu、Ni等,它们大多数在α-Zr中的固溶度都很小。Cr在α-Zr中的最大固溶度为200ppm,特别是在Zr-2合金α相中的最大固溶度仅为50ppm,余下的几乎完全以第二相粒子的形式存在;Fe在α-Zr中的固溶量也仅为0.03at.%,而在Zr-Cu二元合金相图中也表明,Cu在α-Zr中的固溶度仅约为0.2%[21, 22]。因此这些合金元素在锆合金中以金属间化合物的形式沉淀下来,形成析出相。研究[23, 24]表明,锆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晶粒长大行为、力学性能等均强烈受到析出相粒子的分布、大小及种类的影响。因此锆合金中第二相的研究是锆合金微观组织研究的重要内容。1.3.1 锆合金中第二相的种类① Zr-Sn系合金中的第二相Zr-Sn 系合金的典型代表有 Zr-2 、 Zr-4 合金。 Zr-2 合金中的第二相主要是Zr(Fe,Cr)2和Zr2(Fe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L3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茂;刘志义;陈来;王恒;柏松;;预拉伸变形对Al-Cu-Mg合金腐蚀性能的影响[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15年01期

2 栾佰峰;余泓冰;黄天林;周军;石明华;;锆合金变形机制研究评述[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2年S2期

3 柴林江;栾佰峰;陈建伟;邱日盛;刘庆;;预变形对Zr-Sn-Nb合金淬火时效晶粒及析出相的影响[J];金属学报;2012年01期

4 王峰;王快社;马林生;张兵;孔亮;林兆霞;;核级锆及锆合金研究状况及发展前景[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12年01期

5 过锡川;栾佰峰;陈建伟;周军;张喜燕;李中奎;刘庆;;N18锆合金沉淀相分布特征的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年05期

6 宋振亚;孙巧艳;肖林;孙军;葛鹏;;预变形对TB3合金时效析出行为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0年05期

7 刘平;张毅;范莉;田保红;;Cu-Ni-Si-Cr合金动态再结晶及组织演变[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9年S1期

8 赵文金,周邦新,苗志,彭倩,蒋有荣,蒋宏曼,庞华;我国高性能锆合金的发展[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5年S1期

9 彭倩;沈保罗;;锆合金的织构及其对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2005年06期

10 熊炳昆;锆的核性能及其在核电工业中的应用[J];稀有金属快报;2005年03期



本文编号:26671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kxlw/26671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2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