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长绒棉精梳工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30 14:24
【摘要】:长绒棉纤维长度较长、线密度小、单纤维断裂强度高、成熟度好,可纺性优良,是加工高档纺织品不可或缺的原料。长绒棉经过精梳加工能显著提高纱线质量,但大多数纺纱企业在精梳工序采用的精梳设备、工艺参数、梳理元件等大多基于细绒棉精梳的经验,仍存在一些问题。锡林、钳板和分离罗拉三者运动配合不良,造成可纺纤维流失,落棉率高,精梳加工速度低;长绒棉纤维较长,分离牵伸力过大,成网困难;精梳锡林的选择上,常采用高齿密锡林,针齿负荷大,纤维易损伤,且易造成漏梳,精梳条质量降低;精梳机车尾牵伸工艺常用单因子试验,缺乏因子间交互作用的研究,精梳条条干较差。缺少以纤维性能为依据,研究长绒棉的精梳工艺,不能充分发挥新型高效能精梳机车速高、质量好、产量大的优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实现长绒棉精梳加工的高质和高效。本课题分析了分离钳口外棉网长度的模型,优化了分离罗拉驱动机构,研究了采用恒速、变速两种锡林形式时,锡林定位、顺转定时对棉网尾部长度的影响,优选出适合长绒棉精梳加工的锡林定位和顺转定时,降低落棉率,提高精梳加工速度。分析影响分离牵伸力大小的因素,设计一种长绒棉专用钳板,以给棉罗拉位置为变量,建立钳持元件模型,解决分离接合时牵伸力较大,成网困难的问题。设计一套长绒棉精梳专用锡林,合理搭配锡林齿数、齿密和针齿容纳度等参数,以降低针齿负荷,避免纤维过度梳理,满足纱线质量要求。利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优化长绒棉精梳车尾牵伸工艺,提高须条条干、减少纤维损伤,改善成纱质量。研究结果表明:(1)优化分离罗拉的驱动机构,能增大精梳机的适纺纤维长度,满足长绒棉精梳加工的要求。采用变速锡林,锡林定位为37分度,顺转定时为15.5分度的精梳工艺参数,既能保证分离钳口外棉网不被锡林抓走,又保证了精梳棉网接合质量最优;(2)给棉罗拉后移式钳板,能明显降低精梳机分离牵伸力,提高了精梳和成纱质量。采用落棉隔距11mm、后退给棉、给棉长度4.3-4.7mm、顶梳齿密30根/cm,顶梳高低隔距+0.5的精梳工艺,能有效的降低分离牵伸力,提高精梳棉网质量,精梳条条干更加均匀,且棉结、杂质和短纤维排除效果好,成纱各质量较优。(3)设计出了长绒棉专用锡林。增加锡林总齿数,精梳和成纱质量均有提高,在锡林总齿数为37180齿时达到最优,继续增加锡林总齿数,会造成棉丛上层纤维漏梳而下层纤维梳理过度,使精梳质量和成纱质量恶化。长绒棉采用130°齿面角锡林进行精梳加工,精梳和成纱质量更好。(4)通过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优化精梳机车尾牵伸工艺,纱线质量指标的数学模型与实际试验拟合较好,可以用来预报纱线质量指标;最优工艺为:主牵伸罗拉中心距:44.74mm、后区牵伸罗拉中心距:52.01mm、后区牵伸倍数:1.35。
【图文】:

长度分布,长绒棉,纤维长度分布,棉网


得到其 2mm 长度分布如图2.1 所示。从测试结果可知纤维上四分位长度为 38.3mm,但是长度超过 40mm 的纤维所占总体的比例为 17.3%,说明长绒棉在精梳过程中,分离钳口外棉网更长,被抓走的概率增加。图 2.1 长绒棉小卷纤维长度分布2.2.1 分离钳口外棉网长度的模型如图 2.2 所示,图中 1 是分离结束时,分离钳口外棉网的尾部位置,此时棉网尾部长度为纤维长度 l;2 是分离罗拉倒转开始时,钳口外棉网的尾部位置;3 是锡林末排针齿经过其与后分离罗拉之间的最紧点时,分离钳口外棉网的尾部位置,此时棉网尾部长度为 L倒[58]:L =l S +S倒 继 前(2.1)式中:l 为纤维长度(mm),S继为分离罗拉的继续顺转量(mm)

钳口,棉网,分离罗拉,位置


图 2.1 长绒棉小卷纤维长度分布长度的模型 1 是分离结束时,分离钳口外棉网2 是分离罗拉倒转开始时,钳口外分离罗拉之间的最紧点时,分离钳口8]:(mm),S继为分离罗拉的继续顺转
【学位授予单位】:中原工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S1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允光;;国产精梳机的技术近况与发展趋势[J];棉纺织技术;2019年07期

2 刘允光;肖际洲;李子信;;高效能精梳机梳理工艺分析[J];棉纺织技术;2016年01期

3 张朋波;;棉精梳机牵伸区自动清洁系统的设计[J];国际纺织导报;2015年04期

4 王晓维;周国庆;李新荣;;棉精梳机钳板开闭口时间的研究[J];纺织学报;2015年07期

5 ;江苏凯宫:高速精梳机能耗低、更稳定[J];纺织机械;2015年06期

6 蒲建华;;棉精梳机棉网破边的原因分析[J];纺织导报;2014年05期

7 蒲建华;;棉精梳机棉网破边原因分析[J];国际纺织导报;2014年05期

8 蒋小朋;毛立民;;一种新型回转梳理式精梳机工艺原理分析[J];纺织导报;2013年02期

9 刘荣清;;棉纺精梳机的发展和展望[J];纺织导报;2013年04期

10 曾辉;;新型精梳机不同给棉方式的探讨[J];无线互联科技;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柯;陈东凯;;国产精梳机提高精梳条质量的实践[A];“金轮杯”2009年全国纺纱梳理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杨志清;;国内外精梳机现状及发展趋势与展望[A];“金轮杯”2009年全国纺纱梳理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周金冠;;高效能精梳机工艺技术开发与创新[A];2009'全国高效能精梳机工艺技术开发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乃仁;蒲建华;;陕西恒鑫棉精梳机的优势及生产纪实[A];2009'全国高效能精梳机工艺技术开发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何银康;;国产高效能精梳机的技术现状和展望[A];2009'全国高效能精梳机工艺技术开发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乐峰;付胜高;;新型高产精梳机的使用体会[A];2009'全国高效能精梳机工艺技术开发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赫义;;高效能精梳机与创新[A];2009'全国高效能精梳机工艺技术开发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荆琦;;高效能精梳机的使用体会[A];2009'全国高效能精梳机工艺技术开发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刘锦海;窦国平;史家文;;高效能精梳机的工艺选择与应用[A];2009'全国高效能精梳机工艺技术开发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顾丹青;;精梳机的选型要素[A];2005全国现代纺纱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志文;立达精梳机E 90实现更高灵活性[N];中国纺织报;2019年

2 聊城允光精梳技术服务中心 刘允光 山东聊城华润纺织有限公司 李子信 李正臣 吕恩胜;精梳机梳理工艺迎来革新[N];中国纺织报;2017年

3 ;精梳机的使用和改造[N];中国纺织报;2017年

4 本报记者 王羽 特约记者 赵原;精梳机:“一带一路”是机遇[N];中国纺织报;2016年

5 本报记者 高玲;精梳机也要个性化[N];中国纺织报;2016年

6 本报记者 高华斌 通讯员 韩慧云;精梳机市场依然看好[N];中国纺织报;2014年

7 特约记者 赵原;上海一纺机精梳机打入保加利亚和摩洛哥[N];中国纺织报;2014年

8 山西经纬合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胡立英 河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刘顺芳;精梳机的改进[N];中国纺织报;2014年

9 特约记者 赵原;上海一纺机械CJ66型棉精梳机呈现七大优势[N];中国纺织报;2014年

10 ;精梳机的改进[N];中国纺织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豆孝坤;长绒棉精梳工艺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9年

2 张洪;单元式旋转钳板精梳机虚拟样机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3 李仲;高效能精梳机棉网搭接中气流场的分析与调控[D];东华大学;2018年

4 陈春红;多轴驱动精梳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D];东华大学;2014年

5 张颖艳;高效精梳机支承系统的动态载荷分析与结构优化设计[D];东华大学;2013年

6 尚龙飞;棉精梳机智能工艺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8年

7 王磊;精梳机机架结构系统在主运动机构激励下的动态特性分析及优化设计[D];东华大学;2016年

8 吴冬娜;精梳机整体锡林主要参数的研究与设计[D];中原工学院;2014年

9 宋涛;高速精梳机锡林变速传动及分离罗拉伺服驱动机构设计[D];东华大学;2014年

10 刘蔚;精梳机造型研究与设计[D];天津工业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882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6882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f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