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节改性可溶性膳食纤维对胰脂酶和胆固醇的吸附作用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S254.1
【图文】:
含有高质量的膳食纤维与低的 “文明病”发病率显著相关(Howarth et al 2005)。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 CAC)在 2009 年定义膳食纤维为:(1)天然存在于食物中的非消化性多糖类化合物;(2)通过物理法、酶法或者化学法从食物原料中提取的多糖化合物;(3)对人的健康产生有益作用的多糖化合物(扈晓杰 2013)。膳食纤维根据溶解度,分为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和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IDF 是那些不被人所消化分解,并且不能溶于热水的膳食纤维,它主要分布在细胞壁,与其他物质结合作为维持细胞一定形态的结构成分,由纤维素、部分半纤维素、木质素等组成。SDF 是可以溶解于温水或热水,但不被人体的酶消化水解的膳食纤维,它的水溶液可以用4 倍体积的 95%乙醇溶液沉淀,SDF 可以来源于植物和真菌等,如植物提取的果胶、瓜尔多胶、葡聚糖,藻类提取的海藻酸盐和真菌提取的活性多糖等(胡叶碧2008)。
1.2.2 主要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概述1.2.2.1 果胶果胶广泛分布于高等植物的果实、根、茎、叶的细胞中,主要位于细胞壁的初生壁和细胞间隙,与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物质通过共价相互作用结合,调控着组织细胞的硬度和稳定性(谢明勇等 2013;孙元琳和汤坚 2004)。植物种类和提取工艺的不同,提取果胶的组成和结构各不不同,同时提取的果胶中还可能会有其它的多糖类杂质,纯化的难度较大(谢笔钧 2004)。果胶根据主链和支链的差异,可大致分为以下 4 类:(1)同型半乳糖醛酸聚糖(Homogalacturonan,HG);(2)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聚糖 I(Rhamngalacturonan I,RG I);(3)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聚糖 II(Rhamngalacturonan II,RG II);(4)木糖半乳糖醛酸聚糖(Xylogalacturonan,XG)(张学杰等 2010;Pelloux et al 200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健霞;傅航;;玉米皮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J];食品界;2017年04期
2 张百胜;陈海霞;张娟梅;;亚临界水法提取麸皮可溶性膳食纤维工艺优化[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4年14期
3 于海莲;梁芳;张吟;;从橙子皮中提取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研究[J];内江科技;2012年07期
4 金茂国,孙伟;用挤压法提高豆渣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研究[J];粮食与饲料工业;1996年08期
5 金茂国,孙伟;豆渣纤维饮料的制作[J];粮食与饲料工业;1996年12期
6 孟祥河;戴建波;曹艳;陈剑兵;夏其乐;吴卫成;;亚临界水提法提高甘薯皮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J];农业工程学报;2019年20期
7 李静;;黑曲霉发酵制备香蕉皮可溶性膳食纤维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5年05期
8 李加兴;刘飞;范芳利;陈双平;秦轶;李伟;;响应面法优化猕猴桃皮渣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J];食品科学;2009年14期
9 丰来;王征;左斌;;酶法提取分离甘薯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年12期
10 涂宗财;林德荣;刘成梅;刘光宪;王辉;豆玉新;郑明;;高品质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制备工艺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杨晓萍;;茶叶非可溶性膳食纤维吸附NO_2~-的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0分会场:科技创新与茶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2 蒋琳兰;张丰进;陈良云;陈龙浩;晏聪慧;;响应面法优化西番莲果皮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酸酶法提取工艺[A];2016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5年
3 张丰进;蒋琳兰;;紫果西番莲果皮可溶性膳食纤维的脱色工艺研究[A];2016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5年
4 虞小珊;张丰进;蒋琳兰;;响应面法优化紫果西番莲果皮可溶性膳食纤维脱色工艺研究[A];2016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5年
5 鲁兴容;;魔芋胶的功能特性及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A];重庆工程师论文集[C];2014年
6 郭艳峰;淮亚红;张延杰;;菠萝叶可溶性膳食纤维酶解法提取工艺的优化[A];“健康食品与功能性食品配料”学术研讨会暨2016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6年
7 张光;王尚杰;石彦国;;挤压膨化对稻壳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影响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营养师 王兴国;早餐奶不能替代早餐[N];保健时报;2009年
2 江北雪;食荞麦 益健康[N];中国医药报;2002年
3 健康时报记者 常宾;3种营养,促成黄金软便便[N];健康时报;2010年
4 李健;陶氏化学与吃饭穿衣的亲密接触[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张小燕 实习生 陈熹;科技驯“魔” “魔”力四射[N];湖北日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王泽远 本报通讯员 李霞;创新让孟州企业活得精彩[N];河南日报;2006年
7 健康时报特约专家 范志红;一菜一粥防便秘[N];健康时报;2006年
8 健康时报记者 余易安;三种食物要常吃[N];健康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姜婷婷;可溶性膳食纤维果胶对饮食诱导肥胖大鼠代谢与肠屏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2 韦瑶;可溶性膳食纤维联合粪菌移植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欢欢;藕节改性可溶性膳食纤维对胰脂酶和胆固醇的吸附作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9年
2 刁春仁;藕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分离、结构表征及其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D];江苏大学;2019年
3 李娜;番茄皮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改性与表征[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4 吕晓文;可溶性膳食纤维在肠内营养制剂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D];鲁东大学;2019年
5 谢惠;红枣色素和红枣可溶性膳食纤维协同降血糖作用研究[D];宁夏大学;2018年
6 王文欣;双孢菇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及其在曲奇中的应用[D];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18年
7 张丽芬;红枣色素与红枣可溶性膳食纤维降血脂的协同作用[D];宁夏大学;2018年
8 金信江;固态发酵法制取麦麸膳食纤维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9 汤小明;豆渣膳食纤维的制备及其改性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10 莎日娜;马铃薯渣制取可溶性膳食纤维工艺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167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716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