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华贵栉孔扇贝干制工艺改良及风味成分分析

发布时间:2020-07-05 06:15
【摘要】:扇贝是重要的渔业资源,肉质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具有极高的食用与药用的价值。在扇贝食用消费中,鲜食所占比例较低,通常是通过冷冻或干制等加工方式后,以干制品的形式进入市场。本文以扇贝柱为研究对象,对传统的扇贝柱干制过程进行改良,将传统阳光晾晒的方法改为使用烘箱干制,加入食盐复煮、添加添加剂(使用配制好的卡拉胶、黄原胶、魔芋胶、海藻酸钠浸渍液进行浸渍)、冷水漂洗等步骤,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自制瑶柱样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萃取、分离鉴定。通过感官阈值、相对气味活度值法确定了改良后瑶柱的主体风味成分,并且分析了各组主体风味的特征以及产生的方式,结合自制瑶柱样品中氨基酸含量、质构的研究,选择出最佳的改良方法,为后续研究、加工提供理论基础。使用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自制瑶柱样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时发现瑶柱的主体风味成分均为醛类,其中对风味贡献较大的醛类有四种,分别是癸醛、戊醛、壬醛以及苯甲醛。瑶柱中不良风味的主要来源是三甲胺,但是随着泡发时间的变长,三甲胺的含量会越来越低,在所有泡发30分钟的组别内,检测不出三甲胺的含量。通过样品之间的对比发现在瑶柱干制过程中添加海藻酸钠,烘箱干制6h,泡发30min的组别风味最佳。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S254.4
【图文】:

样品,浸渍液,魔芋胶,黄原胶


图 2-1 五组样品的 PCA 图Fig2-1 PCAanalysis results of five groups图 2-1 分别为不使用浸渍液浸渍瑶柱、卡拉胶浸渍、黄原胶浸渍、魔芋胶浸渍以及海藻酸钠浸渍(烘箱干制 3h,泡发 15min)的主成分分析(PCA)图。由图 2-1 可知,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 98.32%和 1.33 %。总贡献率为 99.64 %。说明主成分可以较好地反应出使用不同浸渍液处理的瑶柱挥发性风味。沿 PC1 轴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其余所有样品均呈增加趋势,其中黄原胶浸渍组的上升趋势最为明显。沿 PC2 轴看,与空白样品对比其余组别样品均呈上升的变化趋势,其中魔芋胶浸渍组的上升趋势最为明显。由此可见,使用不同浸渍液浸渍的样品其挥发性成分都有所改变。

样品,氮氧化物,芳香成分,载荷分析


图 2-2 五组样品的 LOA 图Fig.2-2 LOAanalysis results of five groups图 2-2 为五组样品的载荷分析(LOA)图。根据传感器的响应值可以看出其不同添加剂处理的样品的敏感程度。由图可知第一主成分(W5S)为氮氧化物,二主成分(W2W)为芳香成分。氮氧化物主要为腥味物质。2.4.3 线性判别式分析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嘉荣;;华贵栉孔扇贝“南澳金贝”[J];海洋与渔业;2017年04期

2 蔡卓岳;;华贵栉孔扇贝的养殖[J];广西水产科技;2001年01期

3 刘超;刘敏;刘志刚;;华贵栉孔扇贝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J];水产养殖;2014年11期

4 郑进春;;华贵栉孔扇贝工厂化育苗技术要点[J];科学养鱼;2013年11期

5 ;华贵栉孔扇贝有了新品系亩产增值最高可达九千[J];水产养殖;2012年08期

6 周瑞莲;吕军仪;吴进锋;刘志刚;王江勇;鲁义善;陈健光;;雷州半岛北部湾海域华贵栉孔扇贝的暴死原因调查情况[J];水产科技;2006年02期

7 黄启风;华贵栉孔扇贝暴发性死亡原因及防治措施刍议[J];海洋渔业;2000年03期

8 黄启风;华贵栉孔扇贝暴发性死亡原因及防治措施刍议[J];福建水产;2000年02期

9 金启增,郭澄联,胡建兴,罗伟;华贵栉孔扇贝生产性育苗高产试验[J];热带海洋;1991年03期

10 杨妙峰;郑盛华;席英玉;罗冬莲;钟硕良;;应用体外仿生消化法对华贵栉孔扇贝体内镉进行生物可给率研究[J];渔业研究;201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鄢朝;顾志峰;章华忠;王爱民;;三亚华贵栉孔扇贝吊笼养殖技术及数量性状相关性研究[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会议摘要集[C];2011年

2 郑怀平;刘合露;张涛;孙泽伟;王树启;李远友;;两种壳色华贵栉孔扇贝体内类胡萝卜素含量比较[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会分会第十四次学会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3 黄晓婷;胡丽萍;孙妍;张玲玲;包振民;;应用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分析扇贝重复序列在染色体上的分布[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遗传学进步推动中国西部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中国遗传学会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4 张涛;郑怀平;孙泽伟;李远友;刘合露;;华贵栉孔扇贝幼虫期生长性状的遗传力估计[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会分会第十四次学会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5 张涛;郑怀平;;华贵栉孔扇贝不同壳色个体间表型性状及遗传差异的比较[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会议摘要集[C];2011年

6 刘志刚;王伟;王辉;;华贵栉孔扇贝壳色遗传规律的研究[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会分会第十四次学会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7 李卫东;吕文刚;王荣霞;黄敏;;温度和盐度对华贵栉孔扇贝幼虫存活联合效应研究[A];2015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8 黄晓婷;张玲玲;王珊;胡丽萍;包振民;;扇贝染色体研究进展[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会分会第十四次学会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9 郑怀平;;华贵栉孔扇贝“南澳1号”新品系培育的研究进展[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会议摘要集[C];2011年

10 刘合露;;华贵栉孔扇贝不同组织脂肪酸的组成及比较[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会分会第十四次学会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记者 王紫竹;大连获准引进岩扇贝促进扇贝养殖业健康发展[N];中国海洋报;2017年

2 霞陆运;扇贝养殖技术[N];中国渔业报;2013年

3 记者 李关平 侯小健 特约记者 郭树护;西部渔民有福了[N];海南日报;2009年

4 记者 张建列;汕大培育国家级水产新品种[N];广东科技报;2015年

5 记者 王勇 特约记者 陈朝辉 通讯员 张永花;临高建万亩贝类底播示范区[N];海南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王红卫;高低位虾池让位深海网箱[N];海南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方绍庆;鳕鱼等海产品物种防伪及保护的分子鉴定技术[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2 徐科凤;虾夷扇贝分子遗传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万俊芬;鲍与扇贝遗传育种中的分子标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夏磊;华贵栉孔扇贝干制工艺改良及风味成分分析[D];浙江海洋大学;2019年

2 吴静;温度和盐度对华贵栉孔扇贝(Mimachlamys nobilis Reeve)存活、免疫指标及生理指标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3 祝亚辉;华贵栉孔扇贝干贝生产工艺的改良及其风味形成机制的初步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7年

4 陈省平;AFLP标记在扇贝种质鉴定及其遗传结构分析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5 吴锋;珠江口海域麻痹性贝毒和腹泻性贝毒的污染状况及其监测和管理方案设计[D];暨南大学;2010年

6 杜克梅;海南省近岸海域主要经济贝类重金属污染调查与评价[D];暨南大学;2013年

7 潘奕达;墨西哥湾扇贝与华贵栉孔扇贝属间远缘杂交的初步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8 刘雪梅;基于船舶绿色防污的贝壳表面形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张涛;华贵栉孔扇贝养殖群体数量性状及壳色遗传的初步研究[D];汕头大学;2010年

10 陈金涛;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不同壳色选育系的建立及其生长发育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422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7422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7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