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快速检测注水猪肉
【学位单位】:渤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S251.51;O657.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注水肉概述
1.2 注水肉常规检测方法
1.3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肉品分析与检测中的应用
1.3.1 低场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1.3.2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肉品品质分析中的应用
1.3.3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肉品掺假、鉴别中的应用
1.3.4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结合预测模型在肉品化学组分检测中的应用
1.4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注水猪肉试验样品的制备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仪器设备
2.1.3 试验方法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讨论
2.2.1 猪肉注水后有效注水量的动态变化规律
2.2.2 猪肉中水分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平衡
2.2.3 有效注水量对猪肉品质指标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注水猪肉低场核磁共振检测参数的优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仪器设备
3.1.3 试验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讨论
3.2.1 重复采样等待时间对水分子驰豫特性的影响
3.2.2 半回波时间对水分子驰豫特性的影响
3.2.3 回波个数对水分子驰豫特性的影响
3.2.4 重复采样次数对水分子弛豫特性的影响
3.2.5 样品质量对水分子弛豫特性的影响
3.2.6 注水比例对猪肉水分子弛豫特性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结合预测模型检测注水猪肉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4.1.2 仪器设备
4.1.3 试验方法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讨论
4.2.1 猪肉样品有效注水量、水分含量数据汇总
4.2.2 注射去离子水对猪肉水分子弛豫图谱的影响
4.2.3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结合预测模型预测猪肉中的水分含量
4.2.4 注水猪肉质子密度加权成像
4.3 本章小结
全文结论
创新点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斌;康壮丽;龚宸;张梦迪;;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分析冷冻和冷却猪肉乳化香肠的品质差异[J];食品工业科技;2015年24期
2 王胜威;母应春;赵旭;杨旭卉;文飞;苏伟;;基于LF-NMR弛豫特性对注水、注胶羊肉辨别研究[J];食品工业;2015年06期
3 程灵豪;王余良;林绍伟;;PSE肉、注水肉、注胶肉的主要危害及检验方法[J];浙江畜牧兽医;2015年03期
4 程灵豪;焦永亮;;白肌肉、注水肉、注胶肉的鉴别检验方法[J];中国动物检疫;2015年04期
5 刘登勇;董丽;王乐田;姚金英;谭阳;;“阳光猪肉”与普通冷却猪肉食用品质和理化指标的对比分析[J];食品工业科技;2015年19期
6 陈琳莉;李侠;张春晖;唐春红;;低场核磁共振法测定五种肉类中不同状态水分含量[J];分析科学学报;2015年01期
7 贾娜;李博文;孔保华;;盐水注射及食用胶对酱牛肉品质的影响[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年03期
8 孟一;张玉华;许丽丹;陈东杰;张应龙;张咏梅;;近红外光谱技术对猪肉注水、注胶的快速检测[J];食品科学;2014年08期
9 马尖措太;;试论注水肉的危害及鉴别[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年07期
10 吴艺影;章倩汝;韩剑众;曲道峰;;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注胶肉快速检测[J];肉类研究;2013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管晓梅;优化因子的偏最小二乘法及其在高光谱检测果糖含量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
2 李晨阳;小鼠体成分无损分析方法的开发及其应用[D];大连工业大学;2017年
3 刘锦霞;基于多光谱成像技术快速检测注水肉及冷冻肉的品质安全[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4 王梦娇;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冷鲜羊肉品质检测研究[D];宁夏大学;2016年
5 魏心如;冷却鸡肉食用品质测定方法标准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6 李博文;酱牛肉生产加工中关键技术控制及对产品质量影响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7 方梦琳;羊肉对羊肉香肠加工适宜性的品质评价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8 周哲学;动物产品快速检疫检验技术研究及应用[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8322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832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