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可释放纤维材料的机理及其表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8 08:13
护肤整理,其概念源自于化妆品的应用,是由日本拜耳公司开发出来的集纤维、生物、环保一体的高新技术。它以纺织品后整理加工的方式,赋予织物具有如同化妆品般的滋润、调理、保湿及其他特殊功能。氨基酸或蛋白质等衍生物是人体所具有的天然保湿因子,可有效防止肌肤干燥皱裂老化,抑制皮肤中黑色素生成,同时具有抗氧化功能,抗御紫外线、日光、微波、化学物质、大气污染物对肌肤的侵蚀,还具有抗菌作用。以氨基酸为代表的生物整理剂,以其安全、无毒、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引起研究人员的较大关注。但迄今为止,对护肤纤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护肤剂施加于纤维,并使之固着于纤维上,通过护肤剂与皮肤的频繁接触,达到护理皮肤的目的。此法虽然达到了一定的耐久性,但对于皮肤来说,只是接触的概念而已,并没有得到吸收,影响了皮肤护理效果。本实验通过棉、涤纶、聚乳酸纤维改性进行护肤纺织品的研究,重点研究纤维与天然护肤活性物质之间的结合与释放的内容。实验中使用的丝胶为天然环保的原料,以其产生的氨基酸衍生物作为护肤活性物质,通过与纤维的物理结合使之施放于纤维表面,与此同时使结合在纤维上的氨基酸活性物质在特定条件下释放,通过上述机理,达到护肤目的,并使用...
【文章来源】:大连工业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护肤整理研究现状
1.1.1 国外研究现状
1.1.2 国内研究现状
1.1.3 护肤整理存在的问题
1.2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二章 护肤整理的介绍及应用
2.1 定义及性质
2.1.1 定义
2.1.2 性质
2.2 护肤整理加工中的主要原料与功能
2.2.1 十一碳烯酸单甘油脂
2.2.2 深海鲛鱼油
2.2.3 辣椒酊萃取物
2.2.4 甘菊萃取物
2.2.5 木糖醇
2.2.6 甲壳素
2.2.7 丝蛋白
2.2.8 维他命A
2.2.9 芦荟萃取物
2.3 护肤物质的应用
2.3.1 护肤物质在纺织中的应用
2.3.1.1 丝素蛋白整理
2.3.1.2 芦荟整理
2.3.1.3 甲壳素整理
2.3.1.4 凉感整理
2.3.1.5 热感整理
2.3.1.6 维他命A皮肤抗皱整理
2.4 丝胶蛋白的简介及应用
2.4.0 定义
2.4.1 性质
2.4.2 丝胶蛋白的利用
2.4.2.0 纤维改性材料
2.4.2.1 化妆品添加剂
2.4.2.2 食品添加剂
2.4.2.3 医药功能的研究
2.4.2.4 其他方面的研究
2.5 展望
第三章 蛋白质及氨基酸衍生物与纤维结合的机理
3.1 蛋白质及氨基酸衍生物与棉纤维的结合机理
3.1.1 棉纤维的性能
3.1.2 柠檬酸的性能
3.1.2.1 主要用途
3.1.3 棉纤维的羧基化改性机理及工艺
3.1.3.1 棉纤维的羧基化改性机理
3.1.3.2 整理工艺
3.1.4 结合氨基酸衍生物的机理及工艺
3.1.4.1 结合氨基酸衍生物的机理
3.1.4.2 整理工艺
3.2 蛋白质及氨基酸衍生物与涤纶纤维的结合机理
3.2.1 涤纶的性能
3.2.1.1 涤纶纤维的优点
3.2.1.2 涤纶纤维的缺点
3.2.2 等离子体的简介
3.2.2.1 等离子体的作用
3.2.3 丙烯酸的简介
3.2.4 涤纶羧基化改性机理及工艺
3.2.4.1 涤纶羧基化改性机理
3.2.4.2 整理工艺
3.2.5 结合氨基酸衍生物的机理及整理工艺
3.2.5.1 结合氨基酸衍生物的机理
3.2.5.2 整理工艺
3.3 蛋白质及氨基酸衍生物与聚乳酸纤维的结合机理
3.2.1 聚乳酸纤维的性能
3.2.2 聚乳酸羧基化机理及工艺
3.2.2.1 聚乳酸羧基化机理
3.2.2.2 整理工艺
3.2.3 氨基酸衍生物的结合机理及工艺
3.2.3.1 氨基酸衍生物的结合机理
3.2.3.1 整理工艺
第四章 棉织物氨基酸可吸附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4.1 实验材料和仪器
4.2 测试实验
4.2.0 红外谱图表征
4.2.1 羧基含量的测定
4.2.2 丝胶的最佳用量与吸湿率的测定
4.2.3 白度测试
4.2.4 羧基改性的耐水洗测试
4.2.5 断裂拉伸及硬挺度测试
4.2.7 人工汗液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羧基化改性
4.3.1.1 影响羧基化改性的因素
4.3.2 羧基化改性表征
4.3.3 氨基酸衍生物的结合
4.3.3.1 碳酸氢钠溶液浓度对织物吸湿率的影响
4.3.3.2 柠檬酸质量分数对吸湿率的影响
4.3.3.3 丝胶溶液处理时间对吸湿率的影响
4.3.3.4 丝胶溶液浓度对吸湿率的影响
4.3.3.5 白度的测试分析
4.3.3.6 耐水洗牢度对比
4.3.3.7 断裂强度与硬挺度的测试分析
4.3.3.8 人工汗液测试
4.4 本章结论
第五章 涤纶织物氨基酸可吸附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5.1 材料和仪器
5.2 测试实验
5.2.1 羧基含量的测定
5.2.2 丝胶的最佳用量与吸湿率的测定
5.2.3 SEM测试
5.2.4 白度的测试
5.2.5 断裂拉伸及硬挺度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涤纶织物的羧基化改性
5.3.1.1 二甲基甲酰胺羧基含量的影响
5.3.1.2 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对羧基含量的影响
5.3.1.3 丙烯酸溶液浓度对羧基含量的影响
5.3.1.4 丙烯酸溶液温度对羧基含量的影响
5.3.2 羧基化改性的表征
5.3.3 氨基酸衍生物的结合
5.3.3.1 丙烯酸浓度与吸湿率的关系
5.3.3.2 碳酸氢钠质量分数与吸湿率的关系
5.3.3.3 碳酸氢钠溶液处理时间与吸湿率的关系
5.3.3.4 丝胶溶液处理时间对吸湿率的影响
5.3.3.5 丝胶质量分数与吸湿率的关系
5.3.3.6 白度的测试分析
5.3.3.7 断裂强度与硬挺度的测试分析
5.4 本章结论
第六章 聚乳酸织物氨基酸可吸附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6.1 材料和仪器
6.2 处理工艺
6.3 结果与讨论
6.3.1 聚乳酸织物的羧基化改性
6.3.1.1 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对羧基含量的影响
6.3.1.2 二甲基甲酰胺对羧基含量的影响
6.4 本章结论
第七章 全文结论
7.1 棉织物氨基酸可吸附材料的制备及表征实验
7.2 涤纶织物氨基酸可吸附材料的制备及表征实验
7.3 聚乳酸织物氨基酸可吸附材料的制备及表征实验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聚乳酸纤维的结构与性能[J]. 熊葳.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 2010(03)
[2]常压等离子体处理改善涤纶滤布的抗静电性能[J]. 李淳,赵莹. 产业用纺织品. 2009(02)
[3]棉及改性棉织物的PBTCA防皱整理探讨[J]. 王海英,盛广喜,王伟. 印染助剂. 2008(11)
[4]含有氨基酸的异形纤维的生产方法[J]. 棉绒. 合成纤维. 2008(02)
[5]针织面料维生素护肤整理[J]. 王兴福,祁材. 针织工业. 2007(09)
[6]丝胶-柠檬酸整理棉织物的耐洗性和风格变化[J]. 何忠琴,恕文. 国外丝绸. 2006(05)
[7]聚乙烯醇-g-聚乳酸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J]. 郭锡坤,范燕平.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2)
[8]纺织品的护肤整理加工及其应用[J]. 李俊,周拥军. 染整技术. 2006(04)
[9]丙烯酸微波低温等离子体引发PET接枝改性的研究[J]. 张晓林,马晓光. 纺织学报. 2005(05)
[10]绿色抗菌整理剂[J]. 吴烨芳,姚金波. 染整技术. 2005(03)
本文编号:3165139
【文章来源】:大连工业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护肤整理研究现状
1.1.1 国外研究现状
1.1.2 国内研究现状
1.1.3 护肤整理存在的问题
1.2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二章 护肤整理的介绍及应用
2.1 定义及性质
2.1.1 定义
2.1.2 性质
2.2 护肤整理加工中的主要原料与功能
2.2.1 十一碳烯酸单甘油脂
2.2.2 深海鲛鱼油
2.2.3 辣椒酊萃取物
2.2.4 甘菊萃取物
2.2.5 木糖醇
2.2.6 甲壳素
2.2.7 丝蛋白
2.2.8 维他命A
2.2.9 芦荟萃取物
2.3 护肤物质的应用
2.3.1 护肤物质在纺织中的应用
2.3.1.1 丝素蛋白整理
2.3.1.2 芦荟整理
2.3.1.3 甲壳素整理
2.3.1.4 凉感整理
2.3.1.5 热感整理
2.3.1.6 维他命A皮肤抗皱整理
2.4 丝胶蛋白的简介及应用
2.4.0 定义
2.4.1 性质
2.4.2 丝胶蛋白的利用
2.4.2.0 纤维改性材料
2.4.2.1 化妆品添加剂
2.4.2.2 食品添加剂
2.4.2.3 医药功能的研究
2.4.2.4 其他方面的研究
2.5 展望
第三章 蛋白质及氨基酸衍生物与纤维结合的机理
3.1 蛋白质及氨基酸衍生物与棉纤维的结合机理
3.1.1 棉纤维的性能
3.1.2 柠檬酸的性能
3.1.2.1 主要用途
3.1.3 棉纤维的羧基化改性机理及工艺
3.1.3.1 棉纤维的羧基化改性机理
3.1.3.2 整理工艺
3.1.4 结合氨基酸衍生物的机理及工艺
3.1.4.1 结合氨基酸衍生物的机理
3.1.4.2 整理工艺
3.2 蛋白质及氨基酸衍生物与涤纶纤维的结合机理
3.2.1 涤纶的性能
3.2.1.1 涤纶纤维的优点
3.2.1.2 涤纶纤维的缺点
3.2.2 等离子体的简介
3.2.2.1 等离子体的作用
3.2.3 丙烯酸的简介
3.2.4 涤纶羧基化改性机理及工艺
3.2.4.1 涤纶羧基化改性机理
3.2.4.2 整理工艺
3.2.5 结合氨基酸衍生物的机理及整理工艺
3.2.5.1 结合氨基酸衍生物的机理
3.2.5.2 整理工艺
3.3 蛋白质及氨基酸衍生物与聚乳酸纤维的结合机理
3.2.1 聚乳酸纤维的性能
3.2.2 聚乳酸羧基化机理及工艺
3.2.2.1 聚乳酸羧基化机理
3.2.2.2 整理工艺
3.2.3 氨基酸衍生物的结合机理及工艺
3.2.3.1 氨基酸衍生物的结合机理
3.2.3.1 整理工艺
第四章 棉织物氨基酸可吸附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4.1 实验材料和仪器
4.2 测试实验
4.2.0 红外谱图表征
4.2.1 羧基含量的测定
4.2.2 丝胶的最佳用量与吸湿率的测定
4.2.3 白度测试
4.2.4 羧基改性的耐水洗测试
4.2.5 断裂拉伸及硬挺度测试
4.2.7 人工汗液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羧基化改性
4.3.1.1 影响羧基化改性的因素
4.3.2 羧基化改性表征
4.3.3 氨基酸衍生物的结合
4.3.3.1 碳酸氢钠溶液浓度对织物吸湿率的影响
4.3.3.2 柠檬酸质量分数对吸湿率的影响
4.3.3.3 丝胶溶液处理时间对吸湿率的影响
4.3.3.4 丝胶溶液浓度对吸湿率的影响
4.3.3.5 白度的测试分析
4.3.3.6 耐水洗牢度对比
4.3.3.7 断裂强度与硬挺度的测试分析
4.3.3.8 人工汗液测试
4.4 本章结论
第五章 涤纶织物氨基酸可吸附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5.1 材料和仪器
5.2 测试实验
5.2.1 羧基含量的测定
5.2.2 丝胶的最佳用量与吸湿率的测定
5.2.3 SEM测试
5.2.4 白度的测试
5.2.5 断裂拉伸及硬挺度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涤纶织物的羧基化改性
5.3.1.1 二甲基甲酰胺羧基含量的影响
5.3.1.2 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对羧基含量的影响
5.3.1.3 丙烯酸溶液浓度对羧基含量的影响
5.3.1.4 丙烯酸溶液温度对羧基含量的影响
5.3.2 羧基化改性的表征
5.3.3 氨基酸衍生物的结合
5.3.3.1 丙烯酸浓度与吸湿率的关系
5.3.3.2 碳酸氢钠质量分数与吸湿率的关系
5.3.3.3 碳酸氢钠溶液处理时间与吸湿率的关系
5.3.3.4 丝胶溶液处理时间对吸湿率的影响
5.3.3.5 丝胶质量分数与吸湿率的关系
5.3.3.6 白度的测试分析
5.3.3.7 断裂强度与硬挺度的测试分析
5.4 本章结论
第六章 聚乳酸织物氨基酸可吸附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6.1 材料和仪器
6.2 处理工艺
6.3 结果与讨论
6.3.1 聚乳酸织物的羧基化改性
6.3.1.1 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对羧基含量的影响
6.3.1.2 二甲基甲酰胺对羧基含量的影响
6.4 本章结论
第七章 全文结论
7.1 棉织物氨基酸可吸附材料的制备及表征实验
7.2 涤纶织物氨基酸可吸附材料的制备及表征实验
7.3 聚乳酸织物氨基酸可吸附材料的制备及表征实验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聚乳酸纤维的结构与性能[J]. 熊葳.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 2010(03)
[2]常压等离子体处理改善涤纶滤布的抗静电性能[J]. 李淳,赵莹. 产业用纺织品. 2009(02)
[3]棉及改性棉织物的PBTCA防皱整理探讨[J]. 王海英,盛广喜,王伟. 印染助剂. 2008(11)
[4]含有氨基酸的异形纤维的生产方法[J]. 棉绒. 合成纤维. 2008(02)
[5]针织面料维生素护肤整理[J]. 王兴福,祁材. 针织工业. 2007(09)
[6]丝胶-柠檬酸整理棉织物的耐洗性和风格变化[J]. 何忠琴,恕文. 国外丝绸. 2006(05)
[7]聚乙烯醇-g-聚乳酸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J]. 郭锡坤,范燕平.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2)
[8]纺织品的护肤整理加工及其应用[J]. 李俊,周拥军. 染整技术. 2006(04)
[9]丙烯酸微波低温等离子体引发PET接枝改性的研究[J]. 张晓林,马晓光. 纺织学报. 2005(05)
[10]绿色抗菌整理剂[J]. 吴烨芳,姚金波. 染整技术. 2005(03)
本文编号:31651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165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