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淀粉复合纳米胶粒的微流控设计及其乳液递送系统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2-01-22 18:38
构建有效的递送系统实现功能因子的稳态化及生物利用度的提高是目前营养健康食品领域面临的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Pickering乳液作为一种由颗粒乳化剂吸附于油水界面上形成界面膜后而稳定的乳液,具有界面层可调节性,可作为功能因子优良的递送系统,对功能因子的稳态化及控释递送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论文针对Pickering乳液递送系统颗粒乳化剂的要求,提出从调节氧化淀粉与β-乳球蛋白分子相互作用的角度,采用微流控复合凝聚方法,控制微流控复合凝聚过程中氧化淀粉与β-乳球蛋白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行为及复合物纳米胶粒的形成规律,获得具有一定界面润湿性的氧化淀粉/β-乳球蛋白复合物纳米胶粒,并用于功能因子的Pickering乳液递送系统,揭示其稳定机制及功能因子的控释行为,对食品级Pickering乳液递送系统的构建及营养健康食品功能活性提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基于淀粉分子与蛋白分子在界面上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行为,并结合Pickering乳液颗粒稳定剂的结构特点,采用氧化方法对淀粉分子进行电荷修饰,通过微流控技术将氧化淀粉与β-乳球蛋白进行复合凝聚,系统研究了微流控复合凝聚过程中的氧化淀粉与β-乳...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乳液的结构组成
砻骛じ教匦裕?虼丝山玃ickering乳液体系用于功能因子的包埋及递送,并实现功能因子的靶向及缓释。(3)环境友好,Pickering颗粒稳定剂取代传统乳化剂,减少了由传统乳化剂带来的对人体安全及环境威胁的影响[40],是一类安全环保的环境友好型乳化剂。(4)乳化剂用量少,与传统乳化剂相比,Pickering颗粒作为乳化剂可以减少乳化剂的用量,节约成本。(5)乳液的流变性能得到提升,Pickering颗粒稳定剂吸附于油水界面时也存在一些未能吸附到界面上的固体颗粒,这些未吸附的固体颗粒的存在对乳液体系起到了一定的增稠作用。图1-3传统乳液(a)与Pickering乳液(b)Fig.1-3Traditionalemulsion(a)andPickeringemulsion(b)另外,由于Pickering颗粒稳定剂具有一定的疏水性,未吸附于界面的固体颗粒间会在疏水相互作用力的作用下发生一定程度的微聚集,从而增加了乳液的粘度,使乳液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0包水型(W/O)乳液;另外由图1-5可知,当固体颗粒的接触角(θ)在30o到150o之间时,颗粒的解吸能Edesorption大于其热能KB,且接触角(θ)越接近90o颗粒的解吸能越大,这保证了颗粒不可逆地吸附在油水界面,使Pickering乳液具有较好的稳定性[51]。另外Goebel等通过实验对比界面张力(γow)和半径(R)对解吸能Edesorption的影响,表明界面张力(γow)对解吸能Edesorption的影响较校图1-4不同角度大小的接触角图Fig.1-4Diagramsofcontactanglesatdifferentangles图1-5颗粒的接触角及粒径大小与脱附能之间的关系[52,53]Fig.1-5Relationshipbetweenparticlecontactangle,particlesizeanddesorptionenergy固体颗粒在不可逆地吸附到油水界面后,会在界面上形成一层界面膜[44]。界面膜上的颗粒通过颗粒间的毛细作用力,及颗粒吸附到两相界面后使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横向毛细管吸引力,使界面膜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这为乳液滴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物理屏障,从而阻碍了乳液滴间的聚结、奥氏熟化等,从而使乳液具有一定的稳定性[54]。另外,在Pickering乳液中,固体颗粒与油水体系可通过相互作用,形成三维网络结构[45,55]。这主要是由于吸附于油滴上的固体颗粒之间存在静电排斥力,能使乳液滴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56-58]。从外,未吸附于界面的颗粒分散于连续相中后,使体系的黏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超分辨光学显微镜:原理、仪器与应用(英文)[J]. Bao-kai WANG,Martina BARBIERO,Qi-ming ZHANG,Min GU. Frontier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Electronic Engineering. 2019(05)
[2]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技术在不同食品体系中的应用研究[J]. 陈晨,陆乃彦,范大明,高雅慧,孙红.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8(17)
[3]近红外光谱的原理及应用[J]. 张恩阳,夏维高,闫晓剑. 信息记录材料. 2017(06)
[4]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及其使用技巧[J]. 李叶,黄华平,林培群,崔艳梅,李勤奋,郑勇奇. 电子显微学报. 2015(02)
[5]光学原理及医用光学仪器[J]. 李文静. 电子测试. 2013(07)
[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J]. 黎卫强.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0(06)
硕士论文
[1]pH响应型β-胡萝卜素双层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盛布雷.华南理工大学 2018
[2]淀粉基层层组装微囊的构建及其对蛋白的控制释放[D]. 邹芹.华南理工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02701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乳液的结构组成
砻骛じ教匦裕?虼丝山玃ickering乳液体系用于功能因子的包埋及递送,并实现功能因子的靶向及缓释。(3)环境友好,Pickering颗粒稳定剂取代传统乳化剂,减少了由传统乳化剂带来的对人体安全及环境威胁的影响[40],是一类安全环保的环境友好型乳化剂。(4)乳化剂用量少,与传统乳化剂相比,Pickering颗粒作为乳化剂可以减少乳化剂的用量,节约成本。(5)乳液的流变性能得到提升,Pickering颗粒稳定剂吸附于油水界面时也存在一些未能吸附到界面上的固体颗粒,这些未吸附的固体颗粒的存在对乳液体系起到了一定的增稠作用。图1-3传统乳液(a)与Pickering乳液(b)Fig.1-3Traditionalemulsion(a)andPickeringemulsion(b)另外,由于Pickering颗粒稳定剂具有一定的疏水性,未吸附于界面的固体颗粒间会在疏水相互作用力的作用下发生一定程度的微聚集,从而增加了乳液的粘度,使乳液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0包水型(W/O)乳液;另外由图1-5可知,当固体颗粒的接触角(θ)在30o到150o之间时,颗粒的解吸能Edesorption大于其热能KB,且接触角(θ)越接近90o颗粒的解吸能越大,这保证了颗粒不可逆地吸附在油水界面,使Pickering乳液具有较好的稳定性[51]。另外Goebel等通过实验对比界面张力(γow)和半径(R)对解吸能Edesorption的影响,表明界面张力(γow)对解吸能Edesorption的影响较校图1-4不同角度大小的接触角图Fig.1-4Diagramsofcontactanglesatdifferentangles图1-5颗粒的接触角及粒径大小与脱附能之间的关系[52,53]Fig.1-5Relationshipbetweenparticlecontactangle,particlesizeanddesorptionenergy固体颗粒在不可逆地吸附到油水界面后,会在界面上形成一层界面膜[44]。界面膜上的颗粒通过颗粒间的毛细作用力,及颗粒吸附到两相界面后使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横向毛细管吸引力,使界面膜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这为乳液滴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物理屏障,从而阻碍了乳液滴间的聚结、奥氏熟化等,从而使乳液具有一定的稳定性[54]。另外,在Pickering乳液中,固体颗粒与油水体系可通过相互作用,形成三维网络结构[45,55]。这主要是由于吸附于油滴上的固体颗粒之间存在静电排斥力,能使乳液滴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56-58]。从外,未吸附于界面的颗粒分散于连续相中后,使体系的黏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超分辨光学显微镜:原理、仪器与应用(英文)[J]. Bao-kai WANG,Martina BARBIERO,Qi-ming ZHANG,Min GU. Frontier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Electronic Engineering. 2019(05)
[2]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技术在不同食品体系中的应用研究[J]. 陈晨,陆乃彦,范大明,高雅慧,孙红.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8(17)
[3]近红外光谱的原理及应用[J]. 张恩阳,夏维高,闫晓剑. 信息记录材料. 2017(06)
[4]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及其使用技巧[J]. 李叶,黄华平,林培群,崔艳梅,李勤奋,郑勇奇. 电子显微学报. 2015(02)
[5]光学原理及医用光学仪器[J]. 李文静. 电子测试. 2013(07)
[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J]. 黎卫强.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0(06)
硕士论文
[1]pH响应型β-胡萝卜素双层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盛布雷.华南理工大学 2018
[2]淀粉基层层组装微囊的构建及其对蛋白的控制释放[D]. 邹芹.华南理工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027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602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