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鲜叶摊放方式对绿茶色、香、味品质成分代谢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21 23:19
  春茶旺季,大量的鲜叶尚未被加工成绿茶便因过度摊放而变质,既能延长采后鲜叶摊放期,又能保证甚至提升绿茶的感官品质,即是理想的茶鲜叶采后管理方式。本研究以常规自然摊放(CK)为对照,设置了低温黑暗(LTD)、低温黄光(LTY)、低温CO2气调(LTCD)3种摊放方式,对不同摊放处理过程中采后茶鲜叶的生理特性、色素组分、滋味成分以及芳香物质的变化进行系统地分析,并对茶叶关键品质成分的代谢机制做了深入探索,最后结合绿茶制品的感官品质,来评判将低温摊放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中的可行性。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 不同摊放处理对茶鲜叶采后生理特性的影响自然摊放处理鲜叶摊放期是7 h,而低温环境下鲜叶的失水速度明显减慢,摊放期分别延长至14 h(LTD)、18 h(LTY)和48 h(LTCD)。随着摊放进行,鲜叶色泽明亮度(L*)下降,绿色度(-a*)和黄色度(b*)先升后降,低温摊放能有效延缓叶片色差值的下降,以LTCD处理效果最明显(P<0.05)。新采茶鲜叶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最剧烈,随着摊放进行,二者逐渐降至较低水平并趋于平稳,叶背面的气孔开放率也随之下降,说明茶...

【文章页数】:17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1不同摊放处理图示

图1-1不同摊放处理图示

鲜叶摊放方式对绿茶色、香、味品质成分代谢的影响研究3近几年华中农业大学倪德江课题组适度借鉴了果蔬采后的低温保鲜方法,将其应用到茶鲜叶的采后摊放上进行试验。前期预试验(杨健2014)结果表明,温度15°C、湿度70%可作为采后茶鲜叶理想的贮青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增施黄光照射或CO2....


图2-1试验流程图

图2-1试验流程图

华中农业大学2020届博士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14图2-1试验流程图Figure2-1Theflowchartofwitheringtreatments2.2.3生理指标的测定2.2.3.1含水量称取5.0g的叶片,置于已知质量的加盖铝盒中,烘箱内120℃干燥1h,取出置于干燥....


图2-2摊放过程鲜叶外观的变化

图2-2摊放过程鲜叶外观的变化

华中农业大学2020届博士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18图2-3c可以看出,摊放过程采后鲜叶的绿色度(-a*)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摊放初期(4h内),-a*值急剧增加,由6.7(0h)分别增至7.5(LTD-4h)、7.2(LTY-4h)和7.4(CK-4h),LTCD处理12h后,-....


图2-3摊放过程中采后茶鲜叶含水量和色差值的变化

图2-3摊放过程中采后茶鲜叶含水量和色差值的变化

鲜叶摊放方式对绿茶色、香、味品质成分代谢的影响研究19图2-3摊放过程中采后茶鲜叶含水量和色差值的变化Figure2-3Variationsofmoisturecontent(a)andcolorvalues(b-d)underdifferentwitheringtreatmen....



本文编号:39800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9800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e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