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因子与不同高粱品种产量的相关分析
发布时间:2021-09-08 10:56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气象因子与高粱产量形成关系,找出影响高粱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方法]选用辽杂37、辽粘3号两个高粱品种,在国家高粱产业技术体系10个试验站种植,记载生育时期、逐日气象因子,成熟后收获计产。[结果]气象因子对高粱产量的影响因品种而异。从整个生育期来看,对辽杂37产量影响最大的气象因子为日照时数,累计降雨量的效应最小。对辽粘3号单株产量影响最大的气象因子为最低温度,影响最小的是积温。辽杂37、辽粘3号单株产量和气象因子间关系均可用回归方程模型进行拟合,辽杂37的拟合方程模型为:y=64. 29+0. 829x1+1. 308x2+1. 331x3-0. 458x4-1. 289x5-0. 010x6,其中x1为最低温度,x2为相对湿度,x3为日照时数,X4为平均温差,x5为积温,x6为累计降雨量。辽粘3号的拟合方程模型为:y=-343. 749+2. 03x1+1. 488x2+1. 155x3-1. 08x4-0. 826x5+0. 019x6,单株产量为y,最低温度为x1,日照时数为x2,相对湿度为x3,累积降雨量为x4,最高温度为x5,积温为x6。从不同生育阶段...
【文章来源】: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40(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试验站的生育期与单株产量
2.2 不同试验站两品种全生育期间的气象因子
2.3 全生育期气象因子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2.3.1 辽杂37全生育期气象因子与单株产量的相关分析
2.3.2 辽粘3号全生育期气象因子与单株产量的相关分析
2.4 不同生育阶段气象因子与单株产量间关系
2.4.1 辽杂37单株产量与不同生育阶段气象因子间关系
2.4.2 辽粘3号单株产量与不同生育阶段气象因子间关系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SPSS的普宁早稻产量预报模型[J]. 万永建,刘泳涛,黄卫,杨树涛,李建新. 广东气象. 2018(06)
[2]1981—2016年河南省冬小麦产量对气象因素变化的响应[J]. 檀艳静.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8(04)
[3]辽宁省不同生态区气象因子对玉米产量的影响[J]. 白向历,刘波,姚永祥,谢文锦. 农业科技通讯. 2018(09)
[4]昌吉市冬小麦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J]. 刘海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17(22)
[5]2001—2009年中国北部冬小麦生育期和产量变化[J]. 高辉明,张正斌,徐萍,杨引福,卫云宗,刘新月. 中国农业科学. 2013(11)
[6]茅台酒用有机高粱产量和品质与原料基地气象条件的关系[J]. 罗宇翔,穆彪,陈娟,郑小波,李士敏,雷显琪,张纯玉,郭坤亮,陈柳燕.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5)
[7]玉米产量与生态气候因子的关系[J]. 马雅丽,王志伟,栾青,胡良温,张爱芝. 中国农业气象. 2009(04)
[8]SPSS在气象统计分析中的应用[J]. 黄燕波.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7(S1)
[9]陕西夏玉米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 高蓓,栗柯,李艳丽,魏婷.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06(03)
[10]积分回归在气候要素分析中的应用[J]. 王晓铃,丁在尚.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1)
本文编号:3390664
【文章来源】: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40(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试验站的生育期与单株产量
2.2 不同试验站两品种全生育期间的气象因子
2.3 全生育期气象因子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2.3.1 辽杂37全生育期气象因子与单株产量的相关分析
2.3.2 辽粘3号全生育期气象因子与单株产量的相关分析
2.4 不同生育阶段气象因子与单株产量间关系
2.4.1 辽杂37单株产量与不同生育阶段气象因子间关系
2.4.2 辽粘3号单株产量与不同生育阶段气象因子间关系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SPSS的普宁早稻产量预报模型[J]. 万永建,刘泳涛,黄卫,杨树涛,李建新. 广东气象. 2018(06)
[2]1981—2016年河南省冬小麦产量对气象因素变化的响应[J]. 檀艳静.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8(04)
[3]辽宁省不同生态区气象因子对玉米产量的影响[J]. 白向历,刘波,姚永祥,谢文锦. 农业科技通讯. 2018(09)
[4]昌吉市冬小麦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J]. 刘海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17(22)
[5]2001—2009年中国北部冬小麦生育期和产量变化[J]. 高辉明,张正斌,徐萍,杨引福,卫云宗,刘新月. 中国农业科学. 2013(11)
[6]茅台酒用有机高粱产量和品质与原料基地气象条件的关系[J]. 罗宇翔,穆彪,陈娟,郑小波,李士敏,雷显琪,张纯玉,郭坤亮,陈柳燕.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5)
[7]玉米产量与生态气候因子的关系[J]. 马雅丽,王志伟,栾青,胡良温,张爱芝. 中国农业气象. 2009(04)
[8]SPSS在气象统计分析中的应用[J]. 黄燕波.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7(S1)
[9]陕西夏玉米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 高蓓,栗柯,李艳丽,魏婷.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06(03)
[10]积分回归在气候要素分析中的应用[J]. 王晓铃,丁在尚.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1)
本文编号:33906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390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