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新能源论文 >

生物柴油掺醇类微乳化燃料的燃烧与排放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31 10:12
【摘要】:由于生物柴油组分的特点,其粘度高,低温流动性差,雾化蒸发不良,导致柴油机直接燃用生物柴油时出现燃烧不完全,功率下降,油耗升高等问题。甲醇/乙醇具有良好的低温流动性和低粘度,以及高含氧量等优点,故本文通过直接对生物柴油掺甲醇/乙醇形成微乳液来改善发动机燃用生物柴油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的研究要点有:(1)常压下,柴油-生物柴油-甲醇的三者互溶量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会产生很大差异,温度升高,分子活性增强,三者的互溶量会明显上升;实验发现普通市售柴油很难与甲醇/乙醇相溶或溶解量非常有限,与乙醇相比,甲醇与生物柴油-柴油的三相互溶量更小;含水量符合国家标准的生物柴油低比例掺混未经改性的醇类可形成微乳液。(2)通过掺体积分数为5%和10%的乙醇和甲醇,形成B95E5、B90E10、B95M5、B90M10四种微乳化燃料。测定部分理化特性表明:掺醇形成微乳化燃料可有效降低生物柴油凝点、冷滤点以及运动粘度,掺混比例越大,改善效果越明显;微乳化燃料的热值下降幅度小,腐蚀性均保持最低级别;微乳化燃料初馏点和闪点变化大。(3)4种微乳化燃料的燃烧压力曲线、压力升高率曲线、瞬时放热率曲线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后移;随着负荷的增大,后移量减小;同一工况点下,3种曲线后移量随醇类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大;4种微乳化燃料的燃烧压力峰值、压力升高率峰值、瞬时放热率峰值在中高负荷时较B100大,且随着醇的体积分数的增大上升越明显;同一工况,掺混比相同的情况下,掺甲醇的微乳化燃料三个峰值量均稍大于掺混乙醇。(4)微乳化燃料CO的排放量在小负荷时与B100差异不大,大负荷时较B100稍低,转速上升,CO排放量下降;在整个负荷范围内,掺醇的微乳化燃料HC排放量都较B100稍高,但在大负荷时,排放量升幅比B100小;B90M10的NOX排放有小幅下降,其余几种微乳化燃料无明显规律;与B100相比,4种掺醇形成的微乳化燃料烟度均低于B100。
【图文】:

压力传感器,五气,燃烧分析仪,烟度计


(2) 燃烧分析仪CB-566 燃烧分析仪是用来计算分析燃烧压力、压力升高率等参数。其工作原理为:将放大器传输过来的信号进行 A/D 转换,然后经中央处理单元对该信号和曲轴转角信号处理,最后根据事先设定好的参数对缸内燃烧参数进行处理。(3) 五气体分析仪五气体分析仪可对发动机排出的尾气污染物进行实时测量,,同时通过对监测到的数据计算并呈现在屏幕上。(4) 不透光烟度计不透光式烟度计通过测定光的衰减度来测定碳烟的排放量。将需要测定的废气引向连仪器上的软管,同时将清洁的空气吸入,当测试管的一端发出光线透过废气,另一端收的光强度将被衰减,光电管计算出衰减量即可反映出烟度大小。 试验装置连接

压力传感器,五气,燃烧分析仪,烟度计


(2) 燃烧分析仪CB-566 燃烧分析仪是用来计算分析燃烧压力、压力升高率等参数。其工作原理为:将放大器传输过来的信号进行 A/D 转换,然后经中央处理单元对该信号和曲轴转角信号处理,最后根据事先设定好的参数对缸内燃烧参数进行处理。(3) 五气体分析仪五气体分析仪可对发动机排出的尾气污染物进行实时测量,同时通过对监测到的数据计算并呈现在屏幕上。(4) 不透光烟度计不透光式烟度计通过测定光的衰减度来测定碳烟的排放量。将需要测定的废气引向连仪器上的软管,同时将清洁的空气吸入,当测试管的一端发出光线透过废气,另一端收的光强度将被衰减,光电管计算出衰减量即可反映出烟度大小。 试验装置连接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K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清阳,孙平;生物柴油对能源和环境影响的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2 ;保加利亚开始使用“生物柴油”[J];交通环保;2002年02期

3 张包钊,郭凤华;低污染可再生生物柴油的商业化进展[J];能源工程;2002年01期

4 李平;;生物柴油日益受重视[J];轻型汽车技术;2002年09期

5 孙平,江清阳,袁银南;生物柴油对能源和环境影响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3年01期

6 黄忠水,纪威,李淑艳,何义团,鄂卓茂;国外生物柴油的应用[J];节能与环保;2003年01期

7 ;生物柴油[J];东北电力技术;2003年08期

8 魏名山,马朝臣;生物柴油的研究和应用进展[J];能源研究与信息;2003年01期

9 庾晋,白杉;积极推动生物柴油的发展[J];山西能源与节能;2003年03期

10 郭洪伟;;绿色能源—生物柴油[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海藻基生物柴油最新进展[A];节能减排论坛——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专刊[C];2008年

2 黄凤洪;危文亮;郭萍梅;;我国生物柴油原料选择与制造技术发展对策[A];2008中国生物质能源技术路线标准体系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楼狄明;;生物柴油在车用柴油机上的应用研究与示范[A];2008中国生物质能源技术路线标准体系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赵鹏;;生物柴油的生产应用及发展综述[A];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燃料与润滑油分会第13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永红;刘泉山;周旭光;徐小红;;生物柴油基本性能研究[A];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燃料与润滑油分会第13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张治林;;生物柴油的生产及应用[A];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第八届年会文集[C];2004年

7 苏有勇;戈振扬;张无敌;施卫省;;生物柴油的研究生产现状和发展前景[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分册[C];2005年

8 曹文明;;生物柴油国内外研究应用综述[A];上海市粮油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9 ;美国公司称用“光合作用”直接造出生物柴油[A];第五届(2012)中国油脂化工行业年会论文集(补充)[C];2012年

10 兰昊;魏东盛;邢来君;李明春;;采用真菌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A];中国菌物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七届菌物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小明;生物柴油:绿色产业[N];中国工业报;2004年

2 邱美辉;福建生物柴油产业化基地建成[N];中国化工报;2002年

3 孙俊波;生物柴油:未来能源的理想选择[N];中国化工报;2003年

4 姚鹤;生物柴油需求将迅速增长[N];中国化工报;2003年

5 郝颖;生物柴油研发步入快车道[N];中国化工报;2004年

6 郭新文;巴西推广生物柴油[N];中国环境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刘晓星;专家看好生物柴油发展前景[N];中国环境报;2005年

8 薛冬;发展生物柴油具有战略意义[N];中国汽车报;2003年

9 葛蕴珊;生物柴油能否在我国推广[N];中国汽车报;2003年

10 韩德奇 徐国英 徐公林 刘惠丽;生物柴油发展空间巨大[N];中国石化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梦琪;钙基非均相碱催化酯交换生产生物柴油的性能与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马桂霞;固体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转化普通小球藻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吴学华;竹炭基固体酸—磁性固体碱两步法催化多花小桐子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李一哲;两步法制备生物柴油随机动力学模型及低温流动性改进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5 张庭婷;中国微藻生物柴油全生命周期“2E&W”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6 陈昊;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及生物柴油掺水微乳化燃料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7 梁学正;生物柴油的绿色合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琴;酶法制备生物柴油新工艺及其高值化技术探索[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陈文伟;乌桕梓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10 钟耕;绿色工艺制备生物柴油探索[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龙云;丁醇萃取发酵耦联生产“改良型”生物柴油过程的性能优化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2 刘津;生物柴油在直喷式柴油机上的燃烧和排放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3 张琦;生物柴油添加比例对轻型柴油机性能及排放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徐元浩;生物柴油的实用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5 李忠亮;大豆生物柴油的制取及其在柴油机上的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蔡樱英;生物柴油的制备及其台架验证实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7 丁相城;不同大气压力下增压中冷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的工作过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8 陈贵升;高原环境下车用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的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9 肖行川;应用生物柴油修复原油污染海滩的模拟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10 刘淑娟;乳化生物柴油的研制及其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089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26089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a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