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新能源论文 >

沼气发电机冷却水预热沼气进料池系统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9 09:37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能源需求量与日俱增,能源危机已成为人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因此,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具有分布广、成本低、可直接利用、环境污染小等优点。沼气是生物质能源中利用最广泛的一种,目前大中型沼气工程所产沼气主要用来燃烧发电,沼气发电的热值利用率比较低,且散发的多余热量还加剧了温室效应的程度。因此,如何有效提高沼气的热值利用率是目前沼气研究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本文首先通过热平衡计算,论证了沼气工程通过回收发电系统的余热可加热沼气池达到中温发酵条件的可行性,然后研究设计了一种以发电机冷却水为热源的沼气进料液预热装置,并填加了基于单片机的自动控制功能来实现沼气工程自动供料。该系统的研究,不但可以降低中温发酵工程对其他燃料的需求,而且解决了沼气工程由于每日填加外界低温料液时造成的池内温度骤降而抑制产气率的问题,同时对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这一设计中,系统热源和换热装置是系统能否成功的关键。本文先通过软件模拟,建立了冷却水箱、换热器和进料池之间的传热虚拟模型,针对冷却水热源的产热特点和进料池内的换热特征,考虑到内燃机冷却方式、整个系统控制的加热过程、进料池保温效果影响等因素,确定了比较合理的系统配置;然后通过试验对系统进行验证,介绍了试验系统设备的组成和平台的搭建过程,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料液温度、冷却水温度和换热器进水和出水口温差的变化情况,结果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最后设计了基于单片机的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了加热和供料的自动控制。 沼气发电机冷却水余热回收装置的开发,符合国家提倡的“节能减排,余热回收”精神。整个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经济可行性好。其在大中型发酵工程的成功应用,能够降低发电机的热能浪费,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为企业及社会带来切实的经济效益。同时,为进一步实现发电机余热的综合利用,实现整个发酵系统的预热保温,奠定了试验基础,探索了新的出路。
【图文】:

示意图,冷却水路,内燃机,示意图


散发到周围的环境中;水泵的作用是对冷却水加压,使之在冷却系中循环流动;风扇的作用是提高流经散热器的空气流速和流量,以增强散热器的散热能力并冷却发动机附件。冷却水路如图2一4所示(山东交通学院精品课程)。冷却水路散热器盖散热器百叶窗水泵风扇放水阔图2一4内燃机冷却水路示意图Fig·2一 4sketehmaPofwaterroutefortheeoolingoftheinternaleombustionengine发电机冷却系统的保温调控主要功能元件是节温器、水温开关和电动风扇。节温器的作用是随机况的不同而自动改变冷却水的流量和循环路线,确保发动机的工作温度在正常机况范围内。最常见的蜡式节温器的工作原理是当水温低于76r时,冷却水不进入散热器,,只在缸套内流动,称为小循环,此时冷却系统的冷却强度较弱;当发动机水温达76艺去三右时,石蜡逐渐变成液态,通往散热器的阀门逐步打开,冷却水就逐步的进入散热器进行冷却;当发动机内水温升高到86r时,阀门完全开启,冷却水全部流经散热器,称为大循环,此时冷却水的流动路线长、流量大,所以冷却强度最强(魏春源等

示意图,小循环,大循环,冷却水


特定的换热环境改造,将热量传递给进料池,从而提高进料物的温度达到中温发酵的水平。(l)拆除发动机的现有冷却系统,包括散热器和风扇。拆解过程如图2一6所示。(2)发动机冷却水箱的进、出水口用管道直接连接换热器的出、进水口。连接形状如图2一7所示(3)在发动机的进水口安装简易安全罐,其作用有三个,一是给冷却水路加水;二是溢出冷却水路内的气体,保障安全;三是利用水的自然重力作用随时给冷却水路加水,避免因缺水造成发动机烧缸。简易安全罐如图2一8所示。(4)将换热器与冷却水箱的出、回水管连接,然后放置进进料池,并选取合适的热电偶,进行合理分布。本试验采用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铜芯铝合金换热器。换热器连接如图2一9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S21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仁杰;田世杰;;养猪场发展沼气工程效益探讨[J];猪业科学;2011年06期

2 唐雪梦;陈理;吴树彪;;沼气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1年07期

3 王楚端;孙德林;张金辉;;规模化猪场沼气工程知多少[J];猪业科学;2011年06期

4 刘康威;;沼气工程沼液、沼渣高值利用技术研究通过鉴定[J];农村百事通;2011年12期

5 王玉法;;大型沼气工程沼气、沼液、沼渣综合利用效益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7期

6 闵师界;;我国中小规模养殖户建设沼气模式介绍[J];农村养殖技术;2011年16期

7 何荣玉;;北京大中型沼气工程冬季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可再生能源;2011年04期

8 蒋石生;;沼气工程用红泥复合材料工艺配方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7期

9 闵师界;;沼气 沼肥综合利用技术[J];农村养殖技术;2011年16期

10 罗光辉;盛力伟;丁建华;郭洋;;大中型沼气工程保温增温方法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海青;杨慧云;高倩;;大型养鸡场沼气工程浅析[A];全球肉鸡产业论坛暨第二届中国白羽肉鸡产业发展大会会刊[C];2010年

2 李砚飞;姚旭华;潘炳忠;代树智;;纯秸秆中高温高浓度发酵工艺制取沼气新技术[A];沼气发展战略和对策研讨会文集[C];2010年

3 段娜;林聪;侯锦;赵凯;赵廷庄;;秸秆沼气工程工艺参数探讨[A];沼气发展战略和对策研讨会文集[C];2010年

4 韩芳;林聪;;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厌氧消化技术优化分析[A];全国农村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刘德江;饶晓娟;刘永刚;邱桃玉;;浅析我国发展秸秆沼气的必要性与可行性[A];2011年中国沼气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曹成茂;吴扬;刘伟伟;杨智良;伍德林;杨迎春;;万头奶牛场沼气工程设计与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CSAE 2011)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吴兆流;;沼气工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A];沼气发展战略和对策研讨会文集[C];2010年

8 唐兵;;坚持技术创新,走规模化和工业化发展之路[A];沼气发展战略和对策研讨会文集[C];2010年

9 王滨杰;贺立三;贾兵;;沼气的综合利用技术和发展前景[A];华东地区农学会、山东农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交流材料[C];2010年

10 裴建川;张亦斌;张文;冯磊;陈伟芬;;中国生物质能源(沼气)工程研究与前景展望[A];2009全国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项裕兴 通讯员 刘明辉;3万农民受益沼气工程[N];福建日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钱健铭 祝勇;沼气工程:何时广泛入农家[N];福州日报;2005年

3 黄小广 钟秀媚;新丰沼气工程建设开局好[N];韶关日报;2005年

4 记者 秦德胜;诸暨试水沼气工程后续服务组织[N];绍兴日报;2008年

5 实习生 许涛涛;沼气工程使印台区农民得到实惠[N];铜川日报;2008年

6 记者 宋海峰;我省兴建176个大型沼气工程项目[N];江西日报;2009年

7 记者 阙爱民 通讯员 陈铁 李瑞;南阳:日产50万立方米民用沼气工程开工[N];河南日报;2009年

8 记者 靳淑琴;省大型沼气工程项目落户临汾[N];山西经济日报;2009年

9 林宝聪;路桥:“沼气工程”让养猪户受惠[N];台州日报;2009年

10 记者 许伟涛 实习生 杜笠 张yN芸;新增中央投资户用沼气工程完成2660座[N];焦作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林斌;规模化养猪场沼气工程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2 王兰英;农村沼气生态校园模式及其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3 楚莉莉;沼气高效厌氧发酵的条件及产气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4 彭新宇;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沼气技术采纳行为及绿色补贴政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5 刘尚余;可再生能源领域CDM项目开发的关键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6 马占云;气候变化对中国农林生物质能的区域影响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7 陈永杏;猪场沼液农用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锡龙;沼气发电机冷却水预热沼气进料池系统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薄军;太阳能沼气工程无线监测系统设计[D];西南大学;2010年

3 李常伟;河北省磁县沼气推广应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4 赵梅娟;基于智能鸡舍的太阳能沼气工程的技术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5 管军伟;重庆市生物质能沼气化有效利用技术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倪丹成;基于投入产出的浙江省江山市联户沼气工程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张燕;小型立体组合式沼气工程的创建及效果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8 马涛;沼气化学能快速高效储存太阳热能的初步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9 朱_g;寒冷地区沼气稳定生产技术研究开发[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燕纪伦;基于热管理器的太阳能加热高效制取沼气系统的设计与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205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26205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1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