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新能源论文 >

风电场气流数值模拟与风力机翼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9 14:44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的电力需求不断攀升。在能源消耗,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节能和环保成为了时代的主题。风力发电作为一种低碳的能源形式和较成熟的能源技术,在人类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应用。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石油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风力发电有重新焕发了青春。 前人针对风场的外场做过很多的工作,更多的是宏观经验总结,并未对具体的外场中尺度风况进行定性分析。风力机组的运行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特定地形条件下的气流,如山地风场的负切变;特定的空气质量,如沙尘和表面粗糙度的变化引起的叶片变形;特定情况下使用襟翼增大风轮的捕风能力。前人做过很多对翼型的研究,但是,对翼型的研究往往忽略了风场的实际情况。本文就结合风场外场风特性和脉动风的影响因素对翼型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CFD方法是研究流体力学问题的的重要途径。应用商用软件Fluent的UDF功能,编译平地的风速剖面曲线。通过Gambit建立地形的几何模型,模拟不同地形条件下风速变化规律。结合风速的变化,提出翼型运行的特点和脉动风速的数学模型。在分析脉动风速对翼型气动性能影响的基础上,结合几种翼型的变化进行综合分析。 风电场作为风力发电的载体,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很大。其中风电场位置的选择和机组的布置,直接关系到风电场的发电效果。了解复杂地形环境下的风能分布,能避开不利地形条件,通过地形外场风速模拟得到了一些重要结论。在山脊地形的二维模拟中发现,对于缓坡地形,风资源开发的价值很大,山顶的风速增加非常明显。陡坡山体造成外流场湍流形成了速度分布的不规律,在背风坡还形成了回流。陡坡数量较多的起伏地形不利于风电场的开发;但是在最高的峰顶有一定的开发价值,最高山顶离地100m高度的风速增量多达0.5倍。二维模型的背风坡发生的回流现象在三维圆形山体模型上没有发生。针对悬崖地形的外场分析,应该尽量避免在该地形条件下布置风力机机组,并与悬崖保持一定距离。在峡谷出口的两座山体顶部,风资源优势明显。背风坡对负切变的形成影响要大于迎风坡的作用等等。 通过分析各种地形的风切变规律和脉动风速的数学模型,对翼型进行非定常模拟,分析翼型的气动性能随时间的变化。针对常见的翼型几何形状变化,如尾缘厚度的变化,前缘粗糙度的影响,和某些情况下使用襟翼等增升设备,进行数值模拟和气动分析。结果表明,叶片截面翼型的选择和使用要根据风力机组的当地环境条件作出适当的修改。脉动风速在翼型小攻角的情况下对气动性能影响不大;但是在失速状态下,脉动风速对翼型的气动性能的影响就很明显。
【图文】:

风电,装机容量,风场


中华东沿海地区的海上风能资源也相当丰富,有很大的开发价值电装机容量增长较快的地区也主要集中在上述四个地区,详见图 开发的延续,在微观选址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有限的风资源,达最大化,这需要我们充分了解各种地形条件下的风场风况,例如地风场的不同,如图 1.3 和图 1.4。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普遍存沙尘的气候。在一定程度上,风力机的叶片并不是在设计的状态的角度出发,对叶片截面的翼型变化对气动性能的影响,能为整率变化提供预测。结合特定条件下的风场气流,分析常见翼型变较大的意义。

风电,装机容量,行政区域,翼型


在一定程度上,风力机的叶片并不是在设计的状态角度出发,,对叶片截面的翼型变化对气动性能的影响,能为整变化提供预测。结合特定条件下的风场气流,分析常见翼型变大的意义。图 1.1 2001-2011 中国历年新增及累计风电装机容量[ 1 2 ]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K8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霍福鹏,孟繁娟,钟洪亮,陈佐一,蒋正苗,杨乃铎,孙稳立;提高叶片局部粗糙度对风机效率影响的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0年06期

2 康顺;魏慧荣;;应用CFD于风电场风速分布预估的可行性探讨[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8年12期

3 李茂义;袁巍;李志平;盖峰;陆亚钧;;风力机翼型尾迹干扰的PIV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2011年02期

4 包耳,邵晓荣,刘德庸;风力机叶片设计的新方法[J];机械设计;2005年02期

5 李仁年;李银然;王秀勇;;翼型后缘厚度对气动性能影响的数值分析[J];空气动力学学报;2011年02期

6 张果宇;冯卫民;刘长陆;俞剑锋;;6种风力机叶片翼型的气动性能数值模拟研究[J];可再生能源;2009年02期

7 李德顺;李仁年;杨从新;王秀勇;李银然;;粗糙度对风力机翼型气动性能影响的数值预测[J];农业机械学报;2011年05期

8 张瑞民;曹义华;;降雨条件下翼型的气动特性[J];航空动力学报;2010年09期

9 张宏武,江学忠,袁新,叶大均;二维翼型襟翼增升的数值模拟[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11期

10 黄浩辉;宋丽莉;植石群;毛慧琴;郝全成;刘爱君;;多元回归法在复杂地形风资源微尺度模拟中的应用[J];气象;2007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申慧渊;风力机叶片气动弹性稳定性的工程应用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2 黄继雄;风力机专用新翼型及其气动特性研究[D];汕头大学;2001年

3 闵新勇;风力机翼型的气动性能模拟与优化设计[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562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26562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4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