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新能源论文 >

稻草成灰及其与煤共气化灰的沉积特性

发布时间:2020-05-09 18:19
【摘要】:研究生物质的成灰特性,以及生物质与煤共气化灰的沉积特性,对生物质大规模应用和解决灰沉积引起的换热器传热效率降低、部件腐蚀和非计划停车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稻草和神府煤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借助等离子低温灰化仪和马弗炉研究稻草的成灰特性,利用滴管炉研究了稻草和煤共气化灰的沉积特性。在低温灰化仪和马弗炉中,分别考察了停留时间和灰化温度对稻草颗粒成灰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稻草颗粒在低温灰化仪中停留时间的增加,灰化颗粒的比表面积、孔隙率和平均粒径均先增大后减小,颗粒的平均孔径和真密度一直增大。由于颗粒在马弗炉中的灰化过程更加剧烈,在灰化开始时颗粒受热体积收缩,所以随着温度的升高,灰化颗粒的平均孔径和平均粒径先减小后增大,而孔隙率和比表面积先增大后减小。在滴管炉中分别考察了气化温度和稻草添加量对煤气化灰沉积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气化温度的升高,矿物质逐渐暴露在灰颗粒表面并熔融,增加了灰颗粒的粘性,使其沉积效率增大。同时,添加稻草也明显促进了神府煤的气化反应和灰沉积效率,且温度越低,促进作用越明显。气化温度为1200℃时,添加稻草提高了气化灰的熔融性,稻草添加量大于10w%时,灰颗粒的大量熔融不利于灰颗粒沉积,因此随着稻草添加量的增加,共气化灰的沉积效率先增大后减小。滴管炉低温区沉积物在结构上分上下两层,底层为以KC1和残碳颗粒为主的混合物形成的具有粘性的薄层(称为初始沉积层),上层为沉积的气化焦和灰颗粒。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K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肖瑞瑞;陈雪莉;王辅臣;于广锁;;不同生物质灰的理化特性[J];太阳能学报;2011年03期

2 林宗虎;;生物质能的利用现况及展望[J];自然杂志;2010年04期

3 刘荣厚;袁海荣;李金洋;;花生壳热解试验及其剩余物特性红外光谱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7年12期

4 舒朝晖;田季林;赵永椿;张军营;;煤及其低温灰的热重实验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7年14期

5 余春江,唐艳玲,方梦祥,骆仲泱,岑可法;稻秆热解过程中碱金属转化析出过程试验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年09期



本文编号:26565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26565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2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